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然界奇异的弯嘴鸟类大盘点

(2014-12-25 17:14:00)
标签:

弯嘴鸟类

吸蜜鸟

戴胜

犀鸟

蜂鸟

分类: 动物世界

自然界奇异的弯嘴鸟类大盘点

自然界奇异的弯嘴鸟类大盘点

自然界奇异的弯嘴鸟类大盘点

     鸟类的喙千变万化,剑嘴蜂鸟、红交嘴雀、剪嘴鸥、鲸头鹳、船嘴鹭等奇喙都是自然界声名远播的,自然界弯嘴鸟类不少见,有一些弯嘴鸟类更是奇特无比,如弯嘴鹛、镰嘴䴕雀、长嘴杓鹬、鹮嘴鹬等鸟类的长弯嘴更是将鸟喙的奇特演绎到了极致,本篇盘点自然界哪些十分奇特的弯嘴鸟类。

自然界奇异的弯嘴鸟类大盘点

     剑嘴鹛,为画眉科(也常并于鹟科)剑嘴鹛属的单一鸟种,体长约20厘米,雌雄羽色相似,通体以褐色为主,眼先黑色,眉纹白色,细长而显著,分布于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亚种2个,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地带的常绿阔叶林、次生林和竹林中,也出入于人工林和针叶林,主要以甲虫、蚂蚁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此外也吃浆果、花蜜等。在中国种群数量极为稀少,在国外也不多见,至今中国还未曾有标本保存,属珍稀濒危鸟类。

自然界奇异的弯嘴鸟类大盘点

      镰嘴䴕雀,为雀形目鴷嘴雀科镰嘴䴕雀属5种弯嘴鸟类的统称,即淡嘴镰嘴鴷雀、褐嘴镰嘴鴷雀、大镰嘴鴷雀、黑嘴镰嘴䴕雀和红嘴镰嘴鴷雀,分布于南美,是一类喙型弯曲的奇异鸟类,弯曲而修长的喙呈镰刀状,最长的鸟喙达7厘米长,外形和生活方式与啄木鸟相似,常成群结队活动和觅食,为生态趋同适应。

自然界奇异的弯嘴鸟类大盘点

      弯嘴啄木鸟鴷形目啄木鸟科弯嘴啄木鸟属新发现物种。2013年6月17日,亚马逊雨林发现的新鸟类-奇特弯嘴啄木鸟,与一种已知鸟类品种雀形目䴕雀科镰嘴䴕雀属的“淡嘴镰嘴鴷雀”最为相似。

自然界奇异的弯嘴鸟类大盘点

     弯嘴鵙,别名鹰嘴鵙,体长达32厘米,体重106-119克,是雀形目钩嘴鵙科弯嘴鵙属的单一物种,也是钩嘴鵙科体型最大的物种,外表与白头钩嘴鵙相似,但其最大特色是长达7.7厘米呈镰刀状的喙,喙呈蓝灰色,尖端象牙色,弯曲的喙可用于探测到洞和裂缝的昆虫,眼部黑色,除翅膀黑色和尾部黑色带有蓝色光泽外,头、胸、腹部等其余部位白色,腿强壮,呈深灰色至淡蓝色,是马达加斯加岛的特有鸟类,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岛西部地区,主要栖息地为从海平面至海拔900米的热带干旱森林和热带干旱灌丛,也见于稀树草原和村落周围的林区,为留鸟,不迁徙。食谱较广,包括蜘蛛、蟑螂、蟋蟀、甲虫、蠕虫等昆虫和变色龙、壁虎等小型脊椎动物。

自然界奇异的弯嘴鸟类大盘点

      美洲白鹮,鹳形目鹮科美洲鹮属,除了嘴和腿部是橘红色,翅膀末端有丁点黑色外(只有在它飞翔时,这丁点的黑色才看得比较清楚),全身都是白色的。幼鸟除了腹部臀部是白色外,其他的羽毛都是黑色的,嘴和腿的橘红色也比成鸟的要暗一些。通常吃淡水鳌虾类食物,有时也捕食小鱼。

自然界奇异的弯嘴鸟类大盘点

        褐色镰嘴风鸟,雀形目风鸟科镰嘴极乐鸟属,体长可达96厘米,眼圈白色,喙呈镰刀状,雄鸟的羽色带有深蓝色和绿色的虹彩光泽,背部有淡蓝色斑纹,下体褐色,腹部两侧有非常巨大的剑状中央尾羽。雌鸟头部红棕色,面罩黑色,背部呈红棕色,腹部呈浅黄色带有横纹。分布于新几内亚,栖息于山林地区。

自然界奇异的弯嘴鸟类大盘点

      瑙蒙钩嘴鹛,雀形目画眉科短尾鹛属,被命名为“瑙蒙钩嘴鹛”或“缅甸钩嘴鹛”,起初被以为是一个新发现的物种,经进一步研究,现在认为是短尾鹛属短尾鹛的一个亚种。2004年2月由缅甸自然保护部和美国Smithsonian研究所的联合考察队在缅甸北部克钦邦瑙蒙镇海拔540米地区发现了奇特的瑙蒙钩嘴鹛。该物种于2005年被正式作为新物种被记录。

自然界奇异的弯嘴鸟类大盘点

     镰嘴管舌雀别名镰嘴管舌鸟,为雀形目管舌雀科镰嘴管舌雀属单一物种,体长约15厘米,成鸟喙长而弯曲为典型的镰刀状,呈红色,眼睛黑色,除翅膀和尾巴为黑色外,通体为深红色。腿长呈红色,尾巴较长,飞行时红黑对比极为强烈,是夏威夷最具特色的雀鸟。

自然界奇异的弯嘴鸟类大盘点

       白尾尖镰嘴蜂鸟,雨燕目蜂鸟科镰嘴蜂鸟的代表物种,为雨燕目蜂鸟科镰嘴蜂鸟属,体长14厘米,喙黑色,弯曲呈镰刀状,可用于深入花筒中吸取花蜜。分布于中美洲的巴拿马和哥斯达黎加、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秘鲁远北部,在内瑞拉的梅里达最近也有记录被发现。白尾尖镰嘴蜂鸟的自然栖息地是亚热带或热带潮湿低地或山区森林的灌木丛。

自然界奇异的弯嘴鸟类大盘点

      弯嘴裸鹛鸫,雀形目裸鹛鸫科弯嘴裸鹛鸫属,平均体重约为6.4克,喙弯曲呈镰刀状,两性异形,雄鸟体上部有蓝色光泽,下部黄色,有一个大醒目的眼瘤;雌鸟无瘤,体上部暗绿色,雌鸟色彩黯淡。弯嘴裸鹛鸫为马达加斯加的特有种,栖息于马达加斯加岛的亚热带或热带潮湿的低地森林。

自然界奇异的弯嘴鸟类大盘点

     弯嘴林戴胜,佛法僧目林戴胜科弯嘴林戴胜属,是体型最大和尾巴最长的弯嘴戴胜,也是弯嘴戴胜中尾巴唯一带有白色斑纹的物种。弯嘴林戴胜分布于非洲南部和东部,与群居性的林戴胜属不同,弯嘴戴胜通常单独或成对活动。主要以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为食。猎食时利用其弯嘴探测树洞或裂缝中的猎物,善于爬树,在树洞中产卵。

自然界奇异的弯嘴鸟类大盘点

    弯嘴䴕雀,为雀形目䴕雀科弯嘴䴕雀属单一物种,分布于南美的阿根廷的中北部、巴拉圭西部、乌拉圭西部、玻利维亚南部部分地区和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西南地区,自然栖息地为亚热带或热带干燥森林和热带或热带干旱灌丛。

自然界奇异的弯嘴鸟类大盘点

     紫刀翅蜂鸟,雨燕目蜂鸟科刀翅蜂鸟属的大型鸟种,体长15厘米,重9.5-11.5克,雄鸟羽色艳丽,分布于墨西哥南部、美国中部、哥斯达黎加、巴拿马西部。

自然界奇异的弯嘴鸟类大盘点

    绿隐蜂鸟,为雨燕目蜂鸟科隐蜂鸟属的常见鸟种,体型较大,两性相似,体长13.5厘米,体重6.3克,微红的嘴很长并且向下弯曲。雄性的绿隐蜂鸟身上主要是暗绿色,尾部为蓝绿色。主要分布于中美洲和南美洲,从巴拿马和哥斯达黎加以南,直到秘鲁东部、委内瑞拉东北部和特立尼达岛。分布于科迪勒拉山系的西部种群体型略小且两性更为相似。绿隐蜂鸟栖息于森林的下层丛林,通常在水的附近,更喜欢丘陵地带,特别是原始雨林和潮湿的亚热带雨林。在哥伦比亚山脉东部地区,绿隐蜂鸟栖息海拔高度650-1750米的地区。

自然界奇异的弯嘴鸟类大盘点

     戴胜,别名胡哱哱、花蒲扇、山和尚、鸡冠鸟、臭姑鸪,佛法僧目戴胜科戴胜属,一般认为仅1属9个亚种,不同亚种体长26-28厘米,翼展42-46厘米,体重55-80克。嘴形细长而弯,头顶具凤冠状羽冠,头、颈、胸淡棕栗色。体羽土棕色而有黑白斑,羽冠色略深且各羽具黑端,在后面的羽黑端前更具白斑。戴胜是犀鸟总目中分布最广泛的,遍布欧亚大陆温热带地区、非洲和马达加斯加岛。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和北非地区,在中国有广泛分布。是以色列国鸟。

自然界奇异的弯嘴鸟类大盘点

      长嘴捕蛛鸟,雀形目太阳鸟科捕蛛鸟属,体长14-16厘米,重量12-15克,雌雄羽色相似,嘴长而尖向下弯曲。上体橄榄绿色,眼先和短眉灰白色,两翅和尾暗褐色,外翈羽缘橄榄绿色,羽端灰褐色,自嘴基沿喉侧有一黑色纵纹。颏、喉灰白色,其余下体鲜黄色,胸簇羽桔黄色。雌鸟无鲜艳的胸簇羽。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文莱、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泰国、越南和菲律宾。

自然界奇异的弯嘴鸟类大盘点

      嘴鹬,这种鸻形目科鹮嘴鹬科鹮嘴鹬属的鸟种是单一物种,两性相似,雌鸟体型较大,雄鸟体长37-41.2厘米,重253-292克;雌鸟体长38.1-44.2厘米,雌性293-337克,喙长且向下相当弯曲,喙长7.1-8.4厘米,体色由灰、黑和白色构成。分布于中国、中亚,喜马拉雅山地区国家至印度阿萨姆。栖息于山地、高原和丘陵地区的溪流和多砾石的河流沿岸。分布的海拔高度从东部的近海平面到西部的4500米左右的高山地区。冬季多到低海拔的山脚地带活动。留鸟及垂直性迁移的候鸟。

自然界奇异的弯嘴鸟类大盘点

       大杓鹬,别名红背大勺鹬、红腰勺鹬、黦鹬、彰鸡,为鸻形目鹬科杓鹬属大型鸟种,体长63厘米,嘴甚长而下弯,比白腰杓鹬色深而褐色重,下背及尾褐色,下体皮黄。飞行时展现的翼下横纹不同于白腰杓鹬的白色,繁殖于蒙古东部和东西伯利亚、堪察加半岛和萨哈林岛。越冬在菲律宾、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带的河流、湖泊、芦苇沼泽、水塘,以及附近的湿草地和水稻田边,有时也出现于林中小溪边及附近开阔湿地。主要以甲壳类、软体动物、蠕形动物、昆虫和幼虫为食。有时也吃鱼类、爬行类和无尾两栖类等脊椎动物。

自然界奇异的弯嘴鸟类大盘点

       长嘴杓鹬别名东杓鹬,鸻形目鹬科杓鹬属,两性相似,体长50-66厘米,翼展62-90厘米,重490-950克,是杓鹬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喙弯曲而极长,喙长可达11.3-21.9厘米,是所有涉禽中喙型最长的物种。长嘴杓鹬与大杓鹬相似,但羽色较大杓鹬深,成鸟头小呈淡黄色,颈非常长呈暗褐色,颈部和下体为淡肉桂色,腹部两侧带有稀疏的深色条纹,冠带有条纹的棕色,臀部褐色,雌鸟比雄鸟喙更长。原产于中美洲和北美洲西部,冬季沿着海岸线向南迁徙,是北美本土体型最大的鹬鸟。

自然界奇异的弯嘴鸟类大盘点

      凤头林鹮,别名凤头彩鹮,为鹳形目鹮科凤头林鹮属的单一物种,体长50厘米,脸裸露呈红色,喙黄色,腿红色,背部主要呈棕色,翅膀白色带有蓝色或绿色的光泽,头部部分裸露,凤头冠羽色黄绿等色,是马达加斯加岛的特有鸟种,栖息于马达加斯加的林地和森林,以昆虫、蜘蛛、青蛙、爬行类、蜗牛和无脊椎动物为食,由于持续的栖息地丧失、分布区域有限和过度捕猎,该物种被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近危的受威胁物种。

自然界奇异的弯嘴鸟类大盘点

      彩鹮,鹳形目鹮科彩鹮属,体长49-66厘米,头部不象其他鹮类那样裸露而是被有羽毛,腿长,喙黑色或黑褐色细长而下弯,繁殖期的脸部为淡蓝色,脸的上下两边和前额围有一条明显的白色至淡蓝色线,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鹮科鸟类,但都呈间断的块状分布,繁殖区域包括非洲、南欧、中东、南亚、东南亚和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在美洲从北美洲的大西洋海岸、西印度群岛到委内瑞拉。主要栖息在温暖的河湖及沼泽附近,有时也会到稻田中活动活动。性喜群居,而且经常与其他的一些鹮类、鹭类集聚在一起活动。主要以水生昆虫、昆虫幼虫、虾、甲壳类、软体动物等小型无脊推动物为食。觅食时用细长而微微向下弯曲的喙伸进泥水里探寻食物。

自然界奇异的弯嘴鸟类大盘点

    本氏拟鹑,为鹤形目拟鹑科本氏拟鹑属的单一物种,体型中等,外形似秧鸡,喙长而向下弯曲,两性上体灰色,眉纹白色,下体白色。雄鸟的颈部胸部带有黑色月牙形的斑点,雌鸟脸颊带有黄褐色的斑,身上的红棕色斑点使得该鸟整体呈红棕色,为马达加斯加岛特有鸟种。

自然界奇异的弯嘴鸟类大盘点

      反嘴鹬,别名欧亚反嘴鹬,鸻形目反嘴鹬科反嘴鹬属,体长约38-45厘米,雄鸟重275-320克,雌鸟重312-395克,雄鸟喙长8.2-9厘米,雌鸟喙长8.0-8.7厘米。分布于欧洲至中国、印度及非洲南部,栖息于平原和半荒漠地区的湖泊、水塘和沼泽地带,有时也栖息于海边水塘和盐碱沼泽地。迁徙期间亦常出现于水稻田和鱼塘。冬季多栖息于海岸及河口地带。主要以小型甲壳类、水生昆虫、昆虫幼虫、蠕虫和软体动物等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觅食主要在水边浅水处和烂泥地上。

自然界奇异的弯嘴鸟类大盘点

    棕眉寻蜜鸟吸蜜鸟科寻蜜鸟属,栖息于新几内亚。

自然界奇异的弯嘴鸟类大盘点

    黑背嗜蜜鸟吸蜜鸟科嗜蜜鸟属,分布于大洋洲。

自然界奇异的弯嘴鸟类大盘点

      东尖嘴吸蜜鸟,为吸蜜鸟科尖嘴吸蜜鸟属,雄鸟体长约13-16厘米,眼睛红色,喙狭长向下弯曲,羽色斑斓由鲜明的白色、黑色和栗色组成,头部黑色,后颈部棕红色,前颈羽毛白色并缀有玫红色补丁状羽毛,背部灰褐色,腹部淡肉桂色,尾巴黑色的上有白色的橫向条纹。分布于澳大利亚北昆士兰地区南部的库克敦、新南威尔士州大分水岭东部地区、维多利亚州、南澳大利亚洲东部的富林德斯山脉地区和整个塔斯马尼亚州,通常栖息于干燥的硬叶森林、灌木林和石楠荒野中。东尖嘴吸蜜鸟适应性极强,在有充足植被覆盖和食物来源的城市公园内也可以生存。东尖嘴吸蜜鸟主要以桉树、欧石楠班克木、斑克木等植物的花蜜为食,也采食小型昆虫及其他无脊椎动物。

自然界奇异的弯嘴鸟类大盘点

    黄腹弯嘴吸蜜鸟,啄果鸟科弯嘴吸蜜鸟属,数量稀少,分布于大洋洲地区。

自然界奇异的弯嘴鸟类大盘点

        红嘴弯嘴犀鸟,佛法僧目犀鸟科弯嘴犀鸟属,分布于非洲,比较常见的著名弯嘴犀鸟。

自然界奇异的弯嘴鸟类大盘点

     绿林戴胜,佛法僧目林戴胜科林戴胜属,也是该属最常见的林戴胜,羽色靓丽,喙呈红色,广泛分布于非洲的稀树草原,体型较大。

自然界奇异的弯嘴鸟类大盘点

    长嘴钩嘴鹛,雀形目画眉科钩嘴鹛属,平均体重约为80.0克,分布于缅甸、孟加拉国、老挝、中国大陆、越南、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和柬埔寨,栖息地包括亚热带或热带的湿润低地林、亚热带或热带的湿润山地林和亚热带或热带的(低地)干燥疏灌丛,一般栖息于常喜于常绿森林的稠密的下木中及广泛沼泽地的竹丛和甘蔗丛间。

自然界奇异的弯嘴鸟类大盘点

      弯嘴嘲鸫,雀形目嘲鸫科弯嘴嘲鸫属的著名鸟种,成鸟从额至后颈部肝褐色;上体砂褐色,背部具黑色纵纹,并缀以棕褐色;尾暗褐色,分布于美洲。

自然界奇异的弯嘴鸟类大盘点

     白眉弯嘴鹛,雀形目弯嘴鹛科弯嘴鹛属的常见鸟种,产于澳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