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你真的“保险”吗?
(2016-03-28 15:16:42)分类: 社会纪事 |
今早,在小吃部听到老板娘说,一个保险业务员频繁来家里推销保险,那个“不到黄河不死心”的尽头,那个腻腻歪歪磨人的尽头,真让我受不了了,简直是骚扰。
前两天有感而发,写了篇关于保险的博文,坦言亲身经历之后对保险抵触的原因。再听老板娘这番诉苦,自然又想到了耳闻目睹和亲历的两段保险记忆。
关于执着。
有人说是穷追不舍,有人说是死缠烂打,我更喜欢用执着来形容保险业务员。不厌其烦,百折不挠,是他们真实的写照。一个经济实力很强的朋友说,他当初被保险缠上之后,尽管一再说自己不参保,可是业务员电话不断、家访不止,半道偶遇,也会被迫听讲座,尽管如此,朋友还是没有动心。忽然有一天,他患重感冒在家休息。那位业务员竟然主动来到家里看望,看着业务员带来的鲜花和水果,听着保险讲座,他不好意了,作为回报,他主动投保了一份5万元的保险。
关于谎言。
一次,应朋友之约,参加一个保险业务讲座。活动既发纪念品,又提供一顿免费晚餐。为了捧场,一家三口准时赴约。只听业务员不断讲解保险业务以及新项目。业务员滔滔不绝演讲,时间将近7点了,还没有结束的迹象。我们的肚子已经“咕噜噜”地响声不断。想提前离开?又碍于情面;强忍等待?的确饥肠辘辘。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之际,维持秩序的业务员过来制止。
无奈,既来之则安之。讲课终于结束了,准备吃饭。可是,高兴太早了。工作人员开始分组到各桌游说,请各位来宾签订保险协议。当我说只是了解一下知识而已,不想签协议,更不想投保。可是工作人员却说,即使签了,也是意向,而且,如果当日签了,一旦日后想投保,还可按当日活动优惠价格掌握。于是,我便签了一单协议。
没想到,问题来了。主持人马上在台上通过话筒大声广而告之,某某同志爱心无限、对家庭具有责任感之类,刚才给孩子投保了一份2万元的保险。我一听,懵了,不是说只是意向签约吗?怎么既成事实了?接下来,不断有新的投保信息新鲜出炉,感觉也有人如我一样有苦难言。因为是给朋友捧场,即使如此,也不好意思当场戳穿。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不知道哪位是真签了,也不知道哪位是如我一样给别人充当了兴奋点,或者说当了诱人的鱼饵。
艰难等待中,终于开餐了。我的肚子已经因为饥饿过劲而发胀了。
保险的大势所趋我们不是不懂,保险的作用我们不是不知道,但保险的诚信问题一直让人头疼。推销之时,要开诚布公,利弊得失,讲全说透,不打埋伏;而理赔之时,要言行一致,不择不扣。这才是真正的“保险”。
有人可能会纳闷,为啥我如此斤斤计较,盯着这点小事不依不饶。我想说的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保险要真正“保险”,就要逐步规范,法治化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