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岁理发师李占山的故事

标签:
李占山牙克石市理发店脑血栓后遗症大兴安岭林区 |
分类: 图说天下 |
央视二套播出我拍摄的图片故事 ——78岁理发师的快乐人生
梳剪相伴快乐人生
他今年78岁了,依然耳聪目明,依然能动作娴熟的给人理发,而且经常上门服务,为行动不便甚至瘫痪病人理发。带着兴趣和疑问,在11月8日记者节这个特殊的日子,我和专题部记者来到了牙克石市西北光明路附近的那片平房,走进了这个只有6平方米的空间,见到理发师李占山老人一刹那,我惊讶不已,疑问顿时打消,老人满头银发,就连眉毛都是银光闪亮,晶莹剔透,犹如冬天美丽的雾凇。
李占山老人不但精神矍铄,身体硬朗,十分健谈,而且思路清晰。言谈举止,要比78岁的年龄年轻很多。他13岁时在黑龙江青冈县跟着师傅学理发,16岁便开始独当一面,在一家制材厂理发所当理发师。
李占山1958年来到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联合栲胶公司理发所又干起了老本行。1980年退休之后,老人依然不愿割舍理发这份情,于是,老李头的“永生理发店”开张了。在牙克石,像李占山老人这么大岁数的理发师独此一份。小小理发店尽管空间狭小,而且设施简陋,但是在窗台上那几盆鲜花映衬下,在鸟笼中悦耳的鸟鸣声中,尤其是老人娴熟的动作,细心的工作状态,让我联想到“夕阳无限好”、“鸟语花香”、“工作着是美丽的”之类的语句。
虽然在内蒙古牙克石市有很多发廊,可这个简陋的理发店却生意红火。在这里,剪刀、推子、剃刀、木梳在李占山手里运用自如,各道工序衔接有序,每个动作都是那么细致入微。“顾客都是街坊邻居和老年人,一天最多能理10人。”李占山说。“这么大岁数了,每天这么站着你不累吗?”李占山回答:“时间长了只是脚底下有点酸疼。但是,一边理发一边和老顾客、老同志聊天,眨眼之间一天就过去了,也没觉得累。”
让很多老顾客钦佩的是,李占山义务给残疾人、重病卧床者甚至逝者理发。据老人讲,上门给瘫痪者等人理发刮脸年轻人都不愿意干,因为久病卧床者的家里都有很大异味,而且剃头也不方便。11月8日下午,我们再次光顾李占山的理发店时,李占山的老伴说,老头子到邻居家给一个脑血栓后遗症患者理发去了。我们赶到那家时,李占山正在给一个老年妇女理发。老人瘫痪在床已经十多年了,看到记者采访,享受着李占山的上门服务,因为长期卧床,而且有点老年痴呆,老人不住地笑,像似在表达感谢之情。儿子姜成荣说,李大爷经常主动上门为母亲理发,我们格外感激。
李占山不但理发技术精湛,而且还善于琢磨,自己动手对刮脸刀等进行“技改革新”,既方便了自己,也为他人提供了更加舒适的服务。值得一提的是,老人至今还收藏着上世纪初师傅传下来的各种理发、刮脸的工具,据老人讲,很多工具都是他师傅的师傅传下来的,到他这里已经是“三代单传”,堪称古董了。有的还是德国生产“双立人”牌“洋刮刀”。比李占山的年龄要大得多的刀具,陪伴着李老60多年。虽然很多道具已经老化了,但是老人还是不舍得抛弃,始终珍藏着,而且每天都要放在理发工作台上,每天看着那些刀具,就像过电影一样,历历往事,原滋原味,温馨可人。
老人共有6个儿女,最小的已经43岁了。儿女们都劝父亲不要再干了,该歇一歇了。老两口每月退休金将近3000元,不愁吃不愁喝,老伴也经常唠叨不要他再理发了,李占山却说,“我没啥大本事,只会剃头。几十了年了,只要一拿起剪刀、推子,心里就感觉特别踏实。”
60多年始终与梳剪相伴,以服务大众为乐趣,难怪李占山老人给自己的理发店取名“永生理发”。
11月8日,李占山在给顾客洗头。
11月8日,李占山在给顾客刮脸。
11月8日,李占山在给顾客刮脸。
李占山脸上绽放灿烂的笑容。
11月8日,李占山在展示祖师爷传下来的理发工具。
11月8日,李占山在展示祖师爷传下来的理发工具。
11月8日,李占山在展示祖师爷传下来的理发工具。
11月8日,李占山在展示自己改制的理发工具。
11月8日,李占山在介绍如何用刮脸刀片改制理发工具。
11月8日,李占山在给顾客刮脸。
11月8日,李占山在给顾客洗头。
11月8日,李占山在给顾客理发。
11月8日,李占山在给顾客理发。
11月8日,李占山走出家门去邻居家给卧床患者理发。
11月8日,李占山在邻居家给卧床患者理发。
11月8日,李占山在邻居家给卧床患者理发。
11月8日,李占山在邻居家给卧床患者理发理发之后,患者的儿子(中)十分感谢。
安上挡板收工。
安上栅板收工。
夕阳无限好。
收工之后,脱下白大褂的李占山与老顾客聊天。
收工之后,脱下白大褂的李占山与老顾客聊天。
收工之后,脱下白大褂的李占山与老伴边聊天边看电视。
收工之后,脱下白大褂的李占山与老伴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