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预言钱江三桥的“神帖”有多神?

(2011-07-17 16:10:08)
标签:

钱江

天涯论坛

事故发生

杭州市交通局

天籁

杂谈

分类: 实事杂谈

4年前,网友“天籁慧音”在天涯论坛发帖子说,杭州钱江三桥安全隐患多。事实证明,预言帖不是空穴来风。7月15日凌晨,钱江三桥真的发生了坍塌事故。“天籁慧音”发的帖子被称为“神帖”。(新华网杭州7月16日电)

事故发生了,预言成现实了,对“神帖”比喻让人感到不是滋味。其实,“神帖”并不神,有现实依据。据说,类似的“浙江省政府车队从来不走钱江三桥”、“发改委把钱江三桥列入危桥”等“预言帖”早已在网上出没。有人纳闷了,“难道网民比桥梁专家、监管部门还有钱江三桥上的监测装置还神?网民能预料到的事,为什么政府部门却如此麻木不能预先防范?”

其实不是不防范,而是其中有猫腻。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院长周伟认为,钱江三桥这样的桥梁,设计使用寿命至少有五六十年,建成以后不到十年主桥就要大修,是比较少见的,肯定是“有某种原因”。杭州市交通局副局长范建军也承认,“如果不是质量出现了问题,不会大修”。

“质量问题”的背后,是人的问题,进一步说还是钱的问题。在钱江三桥塌陷事故发生后,网上出现了更多“预言帖”。“钱江三桥根本没有通过验收”,“2006年大修质量也有问题,水泥和砂石比例达不到要求”,“三桥是个烫手山芋,交警不愿管”,“钱江三桥的总指挥、副总指挥都因为受贿落马了,但是还有更多的人要为钱江三桥质量负责”。

问题出了,漏洞没堵住,隐患没排除,麻木、侥幸交织,结果酿成本不该发生的事故,在反省的同时,应该顺藤摸瓜,一查到底,弄个水落石出。不然,还会有更多的“前腐后继”。

网络发展迅速,言论平台畅通,网民建言献策甚至怨声载道,都表达了一种责任、一种关心。如果有一天民众对啥都不闻不问,漠不关心,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谁家瓦上霜,结果不堪设想。

    不是不要歌功颂德,莺歌燕舞,但也决不能把意见和批评当耳旁风,更不能视为洪水猛兽。要敢于并善于倾听群众的意见哪怕是怨气和骂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每解决一个小问题,就会赢得群众的更大信任;每澄清一个谣言,也会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如此,捣乱的无可乘之机,帮忙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干群和谐,何乐而不为?

   “神帖”不神,关键是有人麻木不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