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乘务员的艰辛感受春运的温馨

(2011-01-30 10:24:05)
标签:

民和

中国青年报

春运

团圆

出乘

杂谈

分类: 实事杂谈

1月30日的中国青年报一篇《记者体验乘务员艰辛:连续工作11小时6天不回家》感人至深。中国青年报记者登上贵阳到北京的列车,28小时全程体验了乘务人员的苦辣酸甜,通过他们的故事,我们感受到春运工作者的艰辛和不易。

说到感人至深,并非故事特别,因为通过记者的亲身体验,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乘务员的真实生活;

说到感人至深,并非事迹突出,因为通过记者耳闻目睹,我们进一步感受了铁路员工的酸甜苦辣;

说到感人至深,并非出类拔萃,因为通过记者的深入挖掘,我们进一步深入到了乘务员的内心世界,他们无怨无悔,平凡中见伟大,平淡中见真情。

每年的春运,增加临时列车势必不可少的,但是乘务员队伍短缺,只能临时抽调的服务员,但是穿上乘务员的衣服,就必须马上适应角色。

“上次出乘回家的第二天,奶奶就永远离开了我。在她生命中最后的三年,我没有陪伴她过一个春节……”。乘务员小汤的哭声仿佛在耳畔回响。父母离异,是奶奶用微薄的退休金抚养她长大的,小汤为了他人团聚,自己却不能与相依为命的奶奶过春节,她的失声痛哭发泄了一种无法弥补的遗憾。

在铁路工作工作12年的孙列车长,只有一个春节是在家里过的。年年在外,孙车长没有丝毫怨气:“每年这个时候,都是最忙的时候,通常是这趟车跑到家,还得利用休班时间跑另一条线的车,学生、农民和探亲的都急着要回家过年。”

为了他人回家过年,自己坚守岗位,毫无怨言,列车长的话语表达了铁路员工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的深刻内涵。

“别看现在这么挤,真正到过年那几天,车上却几乎没什么旅客,年轻的乘务员守着空空的车厢心里失落得很,所以早就在考虑年夜饭如何安排,搞点活动才会更热闹。”列车长的话很实在,但又让人感到各种的悲情与缺憾。万家团圆过大年,但火车却不能停运,乘务员照样出乘,哪怕只有一个旅客出行。尤其是除夕之夜,空荡的车厢取代了先前的摩肩接踵,刚刚松懈下来的神经又被合家团聚的思念牵扯,个中滋味,莫可名状。

“可以办好奥运,也可以办好亚运,但不一定能办好春运。”这这话很幽默,也很流行,幽默之中透出春运的艰难,流行中表现出百姓的关注。每年的春运,都不能让人平静,每年的春运几乎都是铁路被推上风口浪尖,“一票难求”一直让铁路无奈,让旅客纠结,一张小小的车票,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一趟艰难的旅行,蕴含着亿万中国人期盼团圆的真情。

然而,为了更多人能够顺利回家,有很多人却不能回家,他们付出艰辛与汗水,收获的应该是理解与尊重。这样说,并非强调旅客不理解人,不知道心疼人,而是归心似箭的一种本能反应,况且,“一票难求”毕竟没有完全解决。人心都是肉长的,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才能相互理解。

今年春运,媒体将镜头对准铁路一线工人,弘扬“小人物”的大奉献,起到了以小见大,以少胜多的效果。春运,既要运筹帷幄,科学布局,也要注重细节,深入人心。从“上水工”的艰辛与耐力,到人工手持安检员的单调与劳累,从乘务员不能回家过节的辛劳与心愿中,我们看到了一抹春色,感受到了一种温馨。

 

此文播发网站地址链接  2011年01月30日16:01来源:大河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