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情结

标签:
科技北京中国新闻网心有千千结商家休闲 |
分类: 家庭故事 |
近日想买数码相机,网上对比,相中佳能550D、50D,可是商家报价悬殊,不知如何是好。
凡事总是纠结矛盾之中,价格太贵,渴望降低;价格便宜,却又怀疑。
行货,港行、水货之类,云里雾里。同一款机器,有的相差2000多元,你让我如何辨别真伪?
网上卖家一律“对天发誓”:正品,行货,带票,而且七天无理由退款。言之凿凿,让人心动。
上午拨通北京一商家电话,我相中的那款机器价格挺贵,商家一再保证正品,而且实体店,不网购,如诚心买,见面也可优惠。至于本人关于价格悬殊的疑问,商家答复很是客观,网店费用相对较少,所以价格自然较低。至于深入问题,人家不做评论。
同一款机器,一商家报价比其他低了2700元,惊喜,怀疑,而得到的回答是,进货渠道得天独厚,所以才能如此物美价廉。
四年前,曾经买了一款柯尼卡美能达相机,600万像素,消费型的,虽然外观看似单反,近看便露出马脚。尽管那款相机当时也挺贵,3000多,如今,早已停产。尽管那款相机给我带来了无限快乐,而且还为我赚了几千块钱,但是,如今已经属于女儿,她拿到大学用了。况且,单反愈发让人喜爱,惹我心动。
曾经无数次网上查看,每次都是砰然心动,激情涌动,却没有行动。
工作调动两年多,一直没有拍摄新闻照片,一直没有给网站上传照片,签约摄影师成了徒有虚名。新华社图片网、中国新闻网等网站上,我的自留地已经杂草丛生。
旧情复发,想起拍照,源于前几天看望老朋友柴海亮。十几年前我在基层林业局党委宣传部时,曾经接待过他,当时他是刚分配到新华社内蒙古分社的记者,浙江大学的高材生。小巧玲珑,思维敏捷的他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再次相见,他不但成家立业,为人父亲,还升任分社副总编辑。
急切见面,亲切握手,他还是那么小巧,机灵。谈到给网站上传图片,他清晰记得我每次上传的新闻和风光图片,而且都是经他签发的。十多年未见,没想到居然在这里演绎了神交的往事。那一幅幅照片浮现在脑海里,那次树挂的图片被推荐新华网首页,至今难忘。
于是,一股冲动再次萌发,一种激情再次点燃。
摄影情结,心有千千结;相机情结,有点纠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