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注水GDP”是咋炼成的?

(2010-01-30 21:56:49)
标签:

经济

财经

gdp

统计人员

统计法

杂谈

分类: 实事杂谈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1月28日在全国统计工作会议上表示,2009年全国GDP增幅为8.7%,但地方GDP总量加起来增速比8.7%要高得多,“感觉压力很大”,并为此恳请地方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上海证券报》1月29日)

尽管马局长没有说“地方GDP总量加起来增速比8.7%要高得多”,没有说出到底多了多少,但是从他“感觉压力很大”的话语中不难猜出,地方GDP总量加起来的数额高出全国的数额大得惊人,不然,不会让马局长“感觉压力很大”。因为压力很大,所以才“恳请地方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看来,问题很严重,解决起来很困难。不然,面对“注水GDP”,位高权重的国家统计局长为啥如此“低三下四”地恳请地方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

“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统计中的弄虚作假行为,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有分析指出,一些地方过于看重经济增长指标,并作为评价考核主要领导干部的重要标准之一,甚至推行“末位淘汰”,少数干部在考核压力下开始作假。

为防止统计工作中的行政干预,新统计法第六条第二款明确规定了领导干部的“三个不得”: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责任人对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搜集、整理的统计资料,不得自行修改,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及其他机构、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不得对依法履行职责、拒绝和抵制统计违法行为的统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

其实,目的很明确,很有针对性,就是为了杜绝领导人员对统计数据的行政干预行为。但是,为啥还有人知法犯法,视统计法于不顾?关键原因还是“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在兴风作浪。

有买的既有就卖的,同样,有卖的就有买的,即使是天价。而且,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既然数字能出官,我就官出数字。而且还会得到上级嘉奖甚至提拔重用,何乐而不为?我猜想,在某些官员看来,《统计法》无非是个统计的方法而已。要不然,中央一再强调不能虚假统计,地方就不会我行我素乐。如此看来,地方还真是“胆儿肥了”,有点“不服天朝管了”。其中胆大包天的无非是长官意志。

退一步讲,猪肉注水,大不了不吃;牛奶参水,顶多营养减少;而GDP注水,可不是闹着玩的。虚高的数字不但会产生误导,还会给国家决策带来偏差,影响全局发展,这绝不是危言耸听,绝不可掉以轻心。

警钟很刺耳,问题很严重。咋办?不要心慈手软,更不要苦苦哀求,要雷厉风行,痛下决心,重拳出击,把弄虚作假的都纠出来,严惩不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