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徐宝宝事件,良知垮掉更可怕
(2009-11-17 10:44:59)
标签:
良知值班医生护士宝宝王凯南京杂谈 |
分类: 实事杂谈 |
几天来,一直关注着“南京患儿徐宝宝事件”,医生开心农场偷菜,导致婴儿死亡,大家都不开心,甚至伤心,让人感到良知的泯灭、道德的沦丧以及对生命的麻木不仁。
新华网今晨六点多发布了《医生玩游戏致婴儿死亡调查:医院为何敢于撒谎? 》(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看后,不知从何说起。下面是网络留言:
“多么残酷的生活悲剧!!!!!!多么无辜可怜的孩子!!!!”
“悲哀!追究医院院长、书记及南京市卫生局领导的责任,别用不疼不痒的‘行政记过’来忽悠国人。”
“害死一条人命阿,处罚太轻了。我有宝宝,看得好辛酸。现在的一些医生怎么就这么一点医德都没有,他们都没有孩子么,没有会生病的亲人么?”
“医院本是救死扶伤的神圣场所,讲诚信是对一个医生最起码的要求;如果这里也产生‘谎言’,那将是相当恐怖的啊!”
徐宝宝的夭亡无疑让人痛心,但是更让人痛心的是医院和有关部门的前后两次调查,同一件事,两次调查,结果截然相反,前后矛盾,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子,暴露了道德的缺失和人心的悲哀。从开始的隐瞒真相,推脱责任,到最后的不得不承认真相,相关责任人得到严惩,婴儿家属得到了相应的补偿,好像问题就已经划上了句号。
然而,我却感到问题远远没有如此简单。脑海里的镜头总是挥之不去,值班医生在当晚玩游戏;中班护士输液不及时;白班和夜班护士没有按照一级护理要求巡查;眼科护士输液不及时或护理巡视不够;医院耳鼻喉科的副主任医师在听到护士说“是眼科的,不是你的病人”,便又关门准备休息。监控录像里母亲跪求医生那手足无措的悲惨画面。
出现问题,大家愤怒谴责,很多人还会自然而然地理性“假如”一番:假如值班医生在当晚不玩游戏;假如中班护士输液及时;假如白班和夜班护士按照一级护理要求巡查;假如眼科护士输液及时或护理巡视到位;医院耳鼻喉科的副主任医师在听到护士说“是眼科的,不是你的病人”之后,能够引起关注,而不是准备休息。假如母亲跪求之举,能令医生良心发现。-----
其实,假如已经晚了。况且,生活中没有假如。既然没有假如,那么悲剧发生之后,南京医院和有关部门的调查就更让人费解了。不说前后结果的截然相反,不说掩盖责任、推卸责任的悲哀举动,仅仅说一下玩游戏和论文的区别。根据南京市儿童医院在网上公布的调查报告认定:“值班医生当晚没有“偷菜”而只是写论文,主观上并无过错,只是水平还不够高,对患儿病情估计不足。”对于这个调查结果,实在让人难以接受。暂且不论医生水平高低,只是将“偷菜”改为“写论文”,便让人看倒了一种强词夺理,或者说是一种看似“理由充分”,实则弄巧成拙。
姑且假如一次。医生确实没有“偷菜”而是“写论文”,但是,当生命遭遇危机急需治疗的关键时刻,医生暂停论文写作,还是立即抢救病人?不言自明。但是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滑稽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骨子里良知的缺失和对生命的漠视。
面对儿童落水,湖北长江大学的学生们奋不顾身,结成人梯救人,演绎了新时代大学生舍己救人的动人乐章;面对婴儿患病危急时刻,南京儿童医院的“白衣天使”却不慌不忙,各自为政,导致婴儿夭折,上演了一场本该避免的人间悲剧。
又想起了“楼垮垮”。不久前,烟台市汽车东站的大楼上挂出了一个醒目的条幅,上面写着:“大楼随时垮塌!请勿靠近!”。而据记者了解,这个建筑面积约两万平米的汽车站是2001年底开工建设,2004年6月才竣工的。但是人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仅仅5年左右的时间,汽车东站就成了一座危楼,当地老百姓套用时下的时髦用语把它叫“楼垮垮”。
央视二套“王凯读报”昨日再次关注“楼垮垮”。王凯那句话说得好,楼垮垮不可怕,可怕的是责任心的垮掉。
的确,r假如不注意思想建设,一旦道德沦丧,病入膏肓,那可就无力回天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