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侯耀华的“暗示疗法”

(2009-11-11 16:09:45)
标签:

保健

暗示疗法

自我暗示

侯耀华

英国

杂谈

分类: 实事杂谈

负面新闻不断,明星信誉岌岌可危,侯耀华代言卖药的事一直沸沸扬扬,侯先生卖药卖出了经验,正所谓“久病成医”,不信吗?当有记者问其为什么对医药类广告情有独钟时,侯耀华的解释是:“老百姓目前还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如果有一种药品能让老百姓买得起,又能治好病,我何乐而不为呢。”

感动侯先生的一片好心。因为看病难、看病贵,他才卖药,而且百姓买得起,是为了大家着想;更令人感动的是,侯先生强调说:“就算这些药品疗效不佳,但让病人觉得能治好病,精神上能战胜病魔,也就达到了治疗目的。”看来侯先生医术精湛,很会“暗示疗法”。而且,对明星的深信不疑,和对药品的疗效神奇,两者缺一不可,紧密结合,才达到预期目的,花小钱,治大病,何乐而不为啊!

网上一查,还真有理论根据。何为暗示疗法?就是是利用言语、动作或其他方式,也可以结合其他治疗方法,使被治疗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积极暗示的影响,从而不加主观意志地接受心理医生的某种观点、信念、态度或指令,以解除其心理上的压力和负担,实现消除疾病症状或加强某种治疗方法效果的目的。暗示治疗的具体方法很多,临床常用的有言语暗示、药物暗示、手术暗示、情境暗示等。此外,心理医生对患者的鼓励、安慰、解释、保证等也都有暗示的成分。

如此说来,侯先生的“好心”和“苦心”都被曲解,都被当成了驴肝肺。你们不但不感激候先生的良苦用心,反倒群起而攻之,有点委屈啊。弄得侯先生无可奈何:“都到这个岁数了,凡事都要放松心态,退一万步讲,大不了我不干了,退出娱乐圈,安心教教徒弟,日子照样好过。”事到如今,侯先生还在暗示大家,把我逼急了,我撂挑子不干了,让你听不到相声,看不到小品了;大概这也是侯先生自我暗示、自我壮胆的一种方法;再说了,猴急了要咬人的。大家还是点到为止,杀人不过头点地,干嘛穷追猛打、不依不饶的。谁没有犯错的时候,本山大叔不是说吗,错了就改,改了再犯,千锤百炼啊。

无心插柳柳成荫。侯先生卖药无意间运用了“暗示疗法”,不知道用过的感觉如何?不要被舆论所迷惑,一句话,别看广告,看疗效!

 

相关链接: 

【暗示疗法产生的历史】

暗示疗法产生的历史古老而悠久。麦斯默的催眠表演,引起了人们对其奥妙的探究。夏科、巴甫洛夫、弗洛伊德等对暗示现象都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巴甫洛夫说过:“暗示乃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James)于本世纪30年代撰写了《暗示心理学》一书,而英国著名心理学家麦独孤在临床的应用,则堪称独步,声誉蜚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前线战场上流行着一种因受炸弹爆炸的震惊而患的心理恐惧症——“弹症病”,严重者四肢瘫痪。此病无药可治,蔓延较快,令英国当局头痛。这时,麦独孤参加了战时治疗,经了解后他发现这是种“心病”,于是凭借以往的社会声望成功地进行了暗示心理疗法。他用笔在下肢失去知觉的士兵膝盖以下若干寸的地方画了一圈,然后以无置疑的口吻告诉求治者,明天线圈以下部位一定恢复正常。第二天,这个士兵果然恢复了知觉。这样日复一日地提高画圈的位置,直到士兵痊愈。

【暗示疗法的一般原理】

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乃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
   实验证明,人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暗示所以能够对人的躯体和心理行为产生巨大影响,是因为暗示是一种人类所固有的普遍的心理特性,通过言语的联想过程转化为情绪状态,并产生心理冲动,直接作用于机体的各种机能和行为活动而发挥其作用。
    暗示的作用可以分为两个过程:一是通过语言或动作的刺激,使受暗示的人产生观念的过程;二是在这种观念的基础上引起行动的过程。暗示作用的发挥必须经过这样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给予患者以一定的刺激即他人暗示,是暗示作用发挥的前提条件;而暗示作用的真正发挥,还必须经过第二个过程,把外界刺激转变为自我观念,并把这种观念付诸行动即自我暗示。暗示如果是他人所提供的暗示,只有在受暗示者接受其语言或动作后形成观念,并产生效果,暗示的作用才能得到实现。如果在别人给予刺激的场合下,受暗示者没有接受这种刺激或没有转变为自我观念,暗示也就不会产生效果。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暗示的本质是自我观念转变为行为的过程。
    在自我暗示的作用下,一个人可以突然变得耳聋眼瞎。但这种情况下的视力和听觉丧失并不是因为视神经、听神经受损,而仅仅是因为大脑管理视觉、听觉的那个区域的机能受到了干扰,形成了一个病态性的抑制中心,使神经细胞丧失了正常工作的功能。它们不再接受传来的信息,当然不能对这些信息作出反应。这样的患者,心理医生用催眠、暗示疗法进行治疗,可以很快治好,往往使旁观者大吃一惊。
    自我暗示不仅有致病和治病的作用,还能把人置于死地。据说,一个人走进了冷藏间,被无意关在里面。开始他并不介意,也并未感到寒冷,后来当他抬头看到"冷冻"二字时,顿时心里紧张起来,一种死亡的威胁笼罩在他的心头。他越想越怕,越想越冷,最后蜷缩成一团,在惊恐中死去。事后,人们对冷库进行了检查,发现冷冻机并未打开。他完全是由于自我暗示的作用,因恐惧而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剧增,心血管系统发生障碍,心机能严重被破坏而死亡。由此可以看出,暗示有着巨大的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