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胸验肺”与领导批示

(2009-09-18 15:59:15)
标签:

法律

尘肺

职业病

肺结核

张海超

郑州市

杂谈

分类: 实事杂谈

    农民工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6日,张海超证实,他已获得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各种赔偿共计615000元。(9月16日  新华网)

   

    张海超事件披露之后,社会舆论反响强烈,惊动了各级领导,最终才得以解决。于是,有人茫然,有人困惑,“农民工何时能走出维权难的困境?”

    有人疾呼,“人治”现象何时才能销声匿迹?张海超是企业忽视生产安全的受害者,本应“有理走遍天下”,但他却求告无门、走投无路。只是最后经媒体披露,河南省领导得知此事后,亲自作出批示、督责,事情才出现了转机。古人云:制定民安,如今我们一些地方和部门却有法不依,非要领导出面方才解决不可。如果办事都这样,凡事都要领导亲自过问,那我们制定的法律法规岂不成了摆设?

    假如媒体不曝光,领导不知真相,事情还得费周折;假如领导得知真想,却不是大领导,恐怕还得“官官相”,石沉大海;假如大领导得知真想,却不是亲自批示,恐怕还得七拐八弯,弄到猴年马月。

    这就曝露出严重的问题,有法不依,法律法规成了聋子耳朵。同时露出官员不作为、推诿扯皮的“嘴脸”。制度再好,也要人去执行,假如人的素质不高,法律只能是一纸空文。如此,法律神圣就是空话,任人践踏,百姓就不会相信什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了。

    说归说,做归做,积习难改。依我看,既然领导亲自批示“好使”,何不顺水推舟,多增加几个领导职数,多为弱势群体“亲自批示”。

    不然,张海超“开胸验肺”不知道何时才如愿以偿;不然,很多张海超都在急切等待“开胸验肺”,危害人身健康,破坏社会稳定,影响社会和谐。这可是人命关天,绝不可掉以轻心。

   

 

   相关链接:□今报记者 申子仲/文图

  新密市一企业工人张海超工作3年多后,被多家医院诊断为尘肺,但企业却拒绝为其提供相关资料,在向上级主管部门多次投诉后,他取得了去做正式鉴定的机会,但郑州职防所为其做出了“肺结核”的诊断。

  为寻求真相,28岁的他跑到郑大一附院,不顾医生劝阻,坚持“开胸验肺”,用一个人的无奈之举,揭穿了谎言。

工人为证明患职业病坚持开胸验肺(图)
张海超身上的伤,是他寻求真相的印记

  单位私扣“尘肺”复查通知

  7月6日,在新密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病房,记者见到了病床上的张海超,说起自己的遭遇,他不禁泪流满面。

  张海超是新密市刘寨镇老寨村村民,2004年6月,他到新密曲梁乡的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下称振东公司)上班,先后从事过杂工、破碎、开压力机等有害工种。2007年下半年,他感到身体不适,主要表现为胸闷、咳嗽,他也没太在意,一直当做感冒来治,但效果不好。

  2007年10月,张海超从振东公司离职不久,又到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检查,医生怀疑他是肺结核,但不能确诊。此后,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张海超先后去过郑州市二院、省胸科医院、省人民医院、北京协和医院、首都医科大学朝阳医院、北京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等数家医院检查,医生们都给出了一致的结论:职业病——尘肺。

  这个不幸的消息让张海超回忆起了2007年1月单位曾在新密市卫生防疫站为职工做过体检,还拍了胸片。“今年1月6日,我到新密市防疫站查询,防疫站说2007年拍胸片时就发现我的肺有问题,并通知单位让我去复查,但单位并没有通知我。”张海超说,他又找到单位询问,才知道单位私自扣下了复查通知。

  对此,新密市卫生防疫站耿站长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职工体检是受企业委托,检查结果也只对单位,不对个人。

  郑州市职防所鉴定为“肺结核”

  据了解,按照国家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职业病的鉴定由当地职业病防治所进行。职业病诊断、鉴定需要用人单位出具相关证明,譬如,组织机构代码、职工工作时间、从事工种等。

  由于振东公司单方不配合,张海超无法到职防所进行鉴定,而其他综合类医院又无权对职业病进行鉴定,无奈,张海超于今年2月7日到新密市政府有关部门求助。“直到今年5月,新密市信访局终于表态,由郑州市职防所为我的病情进行鉴定。”张海超说,5月25日,郑州市职防所出具了诊断证明,让他震惊的是,鉴定结果是“无尘肺0期(医学观察)合并肺结核”。给出的意见是:进行肺结核诊治,建议到综合医院进一步诊治。

  铁了心“开胸验肺”弄清病情

  “这个结果我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郑州和北京的各大医院都认定我是尘肺。”张海超说,“而且就在去郑州市职防所正式鉴定前,我曾拿着胸片找那里的工作人员,当时他们看后也说是尘肺。你说这是不是有人捣鬼?”

  张海超决定“开胸验肺”,弄清自己的病情。6月1日,张海超来到郑大一附院门诊,6月9日住院,6月22日不顾医生劝阻,他铁了心要开胸。“当时郑大一附院的医生劝我说,凭胸片,肉眼就能看出你是尘肺,从技术上讲,职防所也不可能做出这么低级的误诊。你为啥非开胸?这很危险。”张海超说,在他的一再要求下,郑大一附院为他做了手术。

  结果胸部一打开,医生就发现了他肺上的大量粉尘,肉眼可见。医生还为张海超做了肺部切片检验,排除了肺结核的可能。在郑大一附院出具的张海超的“出院诊断”中载明:“尘肺合并感染。”医嘱第1条就是:“职业病防治所进一步治疗。”

  “职防”鉴定有空子可钻

  自今年3月接到张海超的投诉,记者数次与振东公司联系未果。而在郑州市职防所鉴定张海超为“肺结核”的诊断证明中,有三个人的签名,其中王晓光为医技科主任。

  7月7日下午,记者电话采访了王晓光,王说给张海超做鉴定的不是他一个人,他们是从胸片上得出张海超患的是肺结核的结论,如果张海超认为是误诊,需要提供切片检验。而如何纠正这个“误诊”,不归他管。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当事人对市级职业病鉴定结论不服的,可向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鉴定。然而经历了这么多,张海超已无力应付了。

  近两年维权求医,张海超花费近9万元,早已是债台高筑。为了省些医药费,张海超现在只好转院到县级医院,虽然他入了农村医疗合作保险,但医院认为他是工伤,不在医保范围。“开胸后我找过新密市信访局,一位科长说,他们只认郑州市职防所的鉴定结论。振东公司是个大企业,我这是一个人在战斗!”张海超说,在那个企业里,与他有相同遭遇的工友,绝不止他一个。

  而对于张海超的遭遇,不少医生认为:“得了职业病,还得单位开具证明才能鉴定,说是让高污染企业凭良心办事,其实恰恰给企业留下了能钻的空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天下有贼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