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直在激动中,一直被感动着。
单位下班了,同事都走了,我依然在倾听。
因为那美文,因为那声音,因为那插曲,因为那不能形容出来的激情。
昨晚,女儿的短文《谢谢你,为我插上飞翔的翅膀》,在牙克石广播电台播出。今日上午,编辑朋友发来短文播出mp3文件。当我打开那段音频,当我听到里面传来那柔美的声音,我顿时热血上涌,感到从未有过的激动,为电台节目、为主持人那柔美的声音,为编辑煽情的配乐,更为了女儿的心灵倾诉。
那轻柔的声音,那舒缓的乐曲,那真挚的感情,那煽情的插曲,让我感到林城的温暖,感到广播的独特优势。
今天,我反复在听,一直在激动,在升腾。
从来没有这种感觉,激情上涌的感觉,突然感到,原来生活这样浪漫,原来文章可以这样读。
也许,文章作者是自己女儿的缘故,也许是血缘关系牵扯的缘故,才让我如此动情;但是,那柔美的声音,那柔情的倾诉,那恰到好处的配乐和插曲,结尾那富有诗意的展望,都让我感动不已,让我对广播电台节目引起了格外的兴趣。
彩霞专栏:梦想在起飞中有了翅膀
相关链接:林海日报《生活刊》2009.6.13
播出时间
2009.6.15
主持欣然 ,编辑 彩霞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一篇文章名字叫做《谢谢你,为我插上翅膀》
作者:余盈,
1990年6月17日出生于内蒙古大兴安岭得耳布尔镇。她是老师同学们眼里的活泼、开朗、天真、烂漫的阳光女孩,余盈自幼喜爱唱歌、跳舞、弹琴和写作,中学期间,作文经常在同年组中作为范文阅读,偶有习作在《林海日报.生活周刊》发表。可说是文思敏捷,文采飞扬了。正因为如此,高考时他毅然报考了新闻专业,现在她已在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中文系新闻专业读大二了、也正因为她的笔耕不辍而担任了学校的记者站站长。
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她的文章
《谢谢你,为我插上飞翔的翅膀》
“华灯初上,一切景象在夜色中展现着似幻似真犹如珍珠翡翠般的光芒,我独自一个人站在天台上眺望这座中俄边境城市,感受着这个拉开我梦想序幕的地方。
大学,这个我人生旅程转折的地方,赋予了我太多新鲜的感觉,有了太多更美的憧憬。从步入大学殿堂开始新生活的那一刻起,一切都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一切都在激情燃烧的冲动中升华着。我们年轻,但我们不再稚嫩;我们激情洋溢,但我们不再年少轻狂。我们开始了如何珍惜青春,懂得了如何把握方向。
三年的挑灯夜战像似接受了洗礼一般,以崭新的形象步入了我的大学殿堂。新的学院、新的起点,归结为两个字--“希望”。在我们渴望的目光里,一切都焕然一新。我们就在不断充实着生活中洗礼着心灵,丰富着内涵。
当“一、二、三、四”的铿锵口号充斥校园时,我们拥有的不仅是感动,更多是由心底而迸发的赞叹;幼稚走到了成熟。
大学,让我懂得了青春中成长的美好。回望,我们曾经因为些许的不如意而黯然神伤,因为些许的困难而畏缩不前。或多或少的忧伤占用了我们太多的时间,耗费了我们太多的精力。
走进了大学,就走进了人生中新的旅程,开始了全新的生活。从起初参加学生干部竞选,到随即而来的工作、学习任务;从对一些文艺活动的欣赏与赞叹到自身积极投入参与,在这一些列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怎样更好的展现自己,如何恰当的处理问题。感受青春的风采和沸腾,收获着努力后的丰硕果实。
我的大学,给予了我太多崭新的渴望,赋予了我太多新的可能。没有什么可以比得上这样的步伐,也没有什么可以高得过这样的信念。
听到这里,你是否感觉到一棵北方白桦还嫌稚嫩的脊梁已经挺直,一朵北疆玫瑰羞涩中已然绽放,只要努力,梦想在起飞中就有了翅膀。如果有人问起我,人生最美的是什么?我一定回答是青春,是任何事物都无法抵挡的青春信息,余盈,这个北国寒冬历练出青春少女,带着感激,飞翔在理想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