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浏览,一则报道再次引起我的兴趣。短短两个月间的两次加息丝毫没有影响城镇居民股票、基金投资的热情。央行6月20日日发布的2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居民认为购买股票和基金最合算的比例超四成,首次超过储蓄存款成居民首选。而与此同时,城镇居民对物价满意度已降至历史最低点。
在北疆林海,在小小的得耳布尔镇,人们掀起了新一轮基金购买热潮,据说早在去年就已经掀起了一次热潮,但我却没有感觉到。最近几天,看到本单位的同事们都在谈论基金,有的人还在积极购买,更有很多人跃跃欲试。好奇心驱使,我在网上查了几次关于基金的资料,还是云里雾里,雾里看花,似懂非懂,所以,每当别人谈论此话题时,我总是插不上话。看他们谈论那个劲头,基金简直就是“摇钱树”。银行的外面也挂起了大红横幅:基金正在热卖中。走进银行大厅,关注基金的人比比皆是,有人在咨询,有人在计算,有人在填单子,好不热闹。
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2006年在得耳布尔掀起的购买彩票的狂潮,很多人走火入魔,夫妻反目成仇。据说在某个小镇,走火入魔的人更多,有的人甚至卖掉房子购买彩票。社会不稳,家庭不安,大有全民齐上阵的架势,以至于林业局不得不出台硬性规定:副科级以上干部购买彩票,一经发现,一律撤职。
而今,在新一轮基金购买狂潮之中,很多人只是道听途说,或者是盲目跟随,单纯的认为只要购买了就能赚大钱,根本没有想到还有什么风险的存在。
作为电视台的一名主管,职业习惯,我自然想到了舆论引导。我认为有必要邀请业内人士特别是有关专家,理性分析基金,引导百姓理性购买基金。基金的内涵,基金和股票的区别,基金份集中,如何科学购买基金,什么样的家庭适合购买基金等等,通过专家科学解释,合理分析,积极引导,让百姓理性购买,避免出现心理失衡。
于是,我拨通了工商银行得耳布尔办事处主任的电话,说明我的用意,想办一期关于基金的访谈节目,得到了热情的回应。我一再强调,尽管基金热卖之中,尽管银行有利可图,但不可一边倒,要客观公正,既说收益,也说风险,既说有利,也将不利,做到客观引导,科学引导。银行张主任爽快答应。
顷刻之间,电话铃声响起,张主任向我说明情况,他们毕竟只是代理,下周根河客户部经理来得耳布尔讲课,主题就是关于基金的,到时可以详细采访。有专业人士讲解,我想一定会达到两全其美的目的。一是我们作了舆论引导,二是专家作了科学讲解。
相关链接:林海日报网站
3月23日
基金:一个不可不说的话题
郭卫岩 白向坤
今年,股票行情“牛市”带动基金业绩大幅上扬,基金投资收益直线上升,基金投资的赚钱效应日渐放大。至目前,牙市基金热已如火山爆发势不可挡。据了解,自3月初牙克石工行代理发行的3支新基金一经发行即被抢购一空,许多无功而返的“基民”难掩失望神色。
基金,已成为热点话题
火爆的行情吸引着大量基民涌入,乐观预期充斥着整个市场。有人认为基金只赚不赔,把基金当银行存款或国债;还有人把基金当股票炒作,以炒股的方式“炒基金”……中国工商银行牙克石支行相关人员提醒广大投资者,基金市场亦存在着大量风险,要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正确认识基金这一理财方式。
那么,基金到底是什么?目前,如何合理规避和化解其风险已经成为大家关心的热点话题。
陈女士在2006年购买了5000元的基金,经过基金公司一年的运作,年底她得到了收益。她对记者说:“当初投资基金是因为朋友的介绍,说起对基金的了解,其实我也是一知半解,就感觉是一种比较适合我的一种投资方式,风险也还比股票小,其它的并不是十分清楚。”
中国工商银行牙克石支行个人金融业务部经理赵凯臣解释,简单来说,基金就是一种理财手段,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投资方式。基金公司募集社会闲散资金,形成一定规模的信托资产,然后交由专业的基金经理人管理和运营,投资于股票、债券、货币市场等金融工具以及房产、能源等实业,最终基金持有者按投资比例分享投资收益。目前,它已逐渐成为大众一种重要的投资工具。
基金,不同于股票、储蓄、债券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一些人认为基金与股票“大同小异”,甚至只是“换汤不换药”,以至一些人把基金投资当作一种股票炒作,以炒股的方式来炒作基金。也有一些人认为,基金只赚不赔,把基金当做银行存款或国债,然而基金发展的实际表明这是不可能的。赵凯臣经理提醒人们,基金不同于股票、储蓄、债券,基民在进行基金投资的过程中,切勿将它们混为一谈。
据介绍,投资者购买基金后,是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作,由基金托管人(金融机构)进行托管,从事证券公司之间的资金互化,从事股票、债券、货币等金融工具的投资。即使是股票型基金,也是投资多支股票,所以能有效地分散风险,相对股票投资风险较低,但基金投资与储蓄、证券相比又属于高风险投资。
赵凯臣分析说,基金适合于长期投资,而并非短期行为。不要把基金当成股票炒作,频繁买卖。有些投资者以炒股的方式“炒基金”,希望在高抛低吸、波动操作中获取更高收益。然而基金的购买和赎回都是有手续费的,如此频繁地买卖不仅增加了交易费用,而且还会错失获取高额收益的良机。在市场不明朗的情况下,长期持有基金不失为一种较优的选择。
正确看待基金投资
牙克石市基金发行始于2004年。三年来基金行业的业绩迅猛增长,部分人因为投资基金得到收益,基金发行的火爆抢购场面屡见不鲜。基金的发行方式主要是由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发行和网上发行。目前基金市场流通的基金主要为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三大类型。据悉,2006年工商银行托管发行新基金25支,牙克石支行共发行8300万,而2007年到目前为止,基金发行额高达1.3亿元。
在记者的采访中发现,今年基民在购买基金时普遍反映“购买难”。春节过后,徐女士的老公想要购买一支基金,却没成想跑了银行好几次也没买到,每次前去购买银行门口都是大排长龙。眼下,新基金发行的火爆抢购场面酷似多年前排队买国债的情景,“我们银行内部好些人也都没买到。”一位银行工作人员如此感叹道。
为何今年购买基金如此艰难?赵凯臣解释说,2006年基金投资额度较大,而2007年基金投资各托管行额度限制较严格,所以导致一些基民购买难、买不到。例如,汇添富基金呼伦贝尔地区发行两千万元,而呼伦贝尔市工商银行共有62个营业网点共同发行。中国工商银行牙克石支行发行1040万,发行当日4分钟即被抢购一空,所以导致只有少部分人能购买到,多数人只能败兴而归。
赵凯臣还提醒广大基民:“基金是一种理财产品,购买基金是一种投资,而不是投机,广大基民在进行基金投资时切勿抱持侥幸、投机的心理,要有承担风险的能力,带着风险意识,用长期投资的眼光理性看待基金,正确评估、慎重选择。而且各种基金的风险不同,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对不了解的基金,选择要慎重。”
|
|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