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蚊虫泡钉树条机关干部大客车 |
分类: 文学作品 |
虽然是金风送爽、林海飘香,可我总忘不了兴安岭盛夏的迷人景致。千里林海,万里绿浪,总给人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尤其是1999年盛夏期间,抚育森林的历历往事总是在我的脑海里萦绕。
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是一对孪生兄弟。经济开发促进人类进步,但以损害环境为代价。不加协调的开发注定会引起环境的愤怒与惩罚。可喜的是,人类毕竟意识到不能因为自己的蠢行而导致自身生存环境的毁灭。挽救生态,挽救自然,挽救地球,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正唤起人类的良知。“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保护绿色,造福子孙,成为我们实实在在的行动。在得耳布尔河畔草翠绿花争艳的美好季节里,我们林业局机关干部开赴青年岭林场施业区第八林班,开始了抚育森林的行动。
由于是自1958年建局以来机关干部首次上山抚育森林,所以,全体人员都感到十分新鲜。大客车载着我们出发的路上,行人纷纷驻足,投来惊奇的目光。4辆客车载着200多名机关干部行程50分钟到达落脚点。随着下车的人流,只见新颜换旧貌,大家脱去了往日的西装革履,就连平日里花枝招展的女同志也换上了各式劳动便装。尽管烈日炎炎,酷热难当,可大家却把浑身上下捂得严实合缝。目的只有一个,阻挡蚊虫的叮咬。
我们支部16人下车后,穿山林走简易道,步行40多分钟后才到达18号场地。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我们开始了劳动。以往,只经历过打火的艰辛,特别夜半时分守火场的那份难耐的寒冷,令人铭心刻骨。而这次抚育森林并不算苦。可蚊虫的攻击简直让人难以招架。尽管盛夏的林海碧绿清纯,山泉叮咚流淌,可在骄阳的炙烤下,小咬、蚊子和瞎蠓等嗡嗡地交织在一起,似千军万马呼嚎着冲锋一般,劈头盖脸地向人进攻。随手一抓,便能逮住10多个。为了反抗袭击,我们只能不停地挥镰刀舞板斧,在加速干活的忙碌中驱赶着肆虐的蚊虫。由于第一次而且在这个季节上山,没想到蚊子会如此疯狂,我连袜子也没穿。以致在席地而坐吃午饭时,两个脚脖竟被蚊子叮满了包,同伴戏称之为“泡钉”。真像是泡钉整齐地排列在那里一样。至今想起来还觉得浑身麻酥酥的。
如果说第一天上山大家还显稚嫩的话,那么第二天就显得成熟多了。经过第一天的实践,大家都去掉了往日的浪漫情调。而且更进一步认识到,机关干部应当经常参加这样的劳动,这样才能理解一线工人,进而使各项服务更加完美。我们二支部年近50岁的周志怀干起活来,十分认真。只见他头带自编的树条帽,是为了干活时树条的自然晃动能驱赶蚊虫。那身打扮,俨然一个土著人。突然间只听一声尖叫,原来老周割灌木时“捅了马蜂窝”,被马蜂蜇了一下。我小时候曾经尝过这个滋味。忙过去探问,只见老周大手指上一个红眼儿,痛得他直裂嘴、直跺脚。后来他边干活边戏称这是“美国疗法”。据他讲,他曾看过资料,说美国人曾用马蜂蜇人来治病。这时,团委的小闫跑过来说,早晨起来眼睛发胀,照镜子一看,被蚊子叮过的眼皮儿红肿起来,真是“一口吃个胖子”。
第一天下山后,还没觉得怎么累。可睡到半夜,被蚊虫叮咬之处便愈发奇痒难忍。有经验的人说,“不挠不起包”。可我实在是挺不住,打开电灯坐在床上尽情地挠。以致于脚脖子、手背、手腕和脸部、额头等都变成了红红肿肿一片片的。让人难以忍受。可一到山上,看着我们的劳动成果,看那挺拔的树木,心里便亮堂多了。为了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为了让林木更好地生长,我们的行动是造福子孙后代的,我们责无旁贷。经过几天的劳动,我们加深了对林业工人特别是一线工人的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兴安脊梁”这个比喻的涵义。
除了烈日的炙烤,除了蚊虫的叮咬,还有暴雨的袭击,刚才还是碧空如洗,转眼便乌云密布,蚊虫不见影。山雨欲来风声起。我们急忙往山下赶。40分钟后回到大客车上。等着回单位。突然间,暴雨如注,倾盆而泻,车顶被雨点砸得砰砰直响。局长王财和副局长陈进良分别带领的两队人马尚未回来。大家焦急地等待着。40分钟后方见人影往回急跑。上车后,只见个个都成“落汤鸡”。大家肃然起敬。我在心里默想,领导身先士卒,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把本职工作干得更出色。
抚育森林,我们无比自豪。林中午餐,我们其乐无穷。任凭蚊虫肆虐,大家席地而坐。说是地,其实就是由草丛树叶多年积垫而成的“席梦思”。大家拿出各自带来的饭菜,共进午餐,比家里吃饭更为有趣儿。我感觉有股回归大自然的古朴与壮美。吃饭期间,大家各显其能,谈天说地。陌生的相识了,新朋旧友感情得到了进一步沟通。我认为这是绿色的沟通,在抚育绿色的经历中,心灵得到了净化。
山泉叮咚,碧水潺潺流;微风吹,松涛隈阵阵响。令人心爽神清。穿行林间小小,七转八弯,蛇形盘绕,特别是路上那裸露的树根,纵横交错,似人之血管,青筋暴起。给人以很多想。正是这些紧密交织的树根编织着绿海的希望。正是这些树根涵养水源,防止着水土的流失。似钢筋铁骨,像林业工人那样无私奉献着。
夕阳西下,我们乘坐大客车回到单位。车行路上,但见大街两旁市场繁荣,住宅区炊烟袅袅,人们在悠闲逛街、散步之中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我感到了劳动的价值,尤其是抚育绿色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