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租房不能一拆了之

标签:
群租群租房劲松唐家岭房产 |
分类: 时事评论 |
文/李清
北京东三环附近高档公寓首城国际小区里,一套80平方米的两居室里竟然住了25个人,除了保留厨房与卫生间,两个房间和客厅全部摆满了上下铺床。这套两居室出租床位月租能达到每月2万元。劲松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说,群租房擅自改变建筑结构,一旦发生火灾,人员难以及时疏散逃生。派出所要求房客不要再交房租,并要求小区房主拆除隔断、清除上下铺,否则强制断电,由街道联合派出所强拆。(《北京日报》7月15日)
群租房并不只有北京有,但只有北京、上海等少数城市,这样的情况比较普遍。80平方米的两居室住了25个人,稍微夸张了一些,但根据笔者的了解,北京的两居室、三居室,被分租给10个以上房客的,可以说比比皆是。一些街道的电线杆上贴满了群租房小广告,最近由于房租上涨,而毕业生起薪比以前降低,这类广告更多。而对群租房有关部门也不是刚发现。包括上海几年前就开始清理,但效果不明显。
那么多人群租一套房,生活肯定不方便。比如报道中22岁的租客李磊说,夏天每天洗澡至少排队两个小时,空气中永远弥漫着一股臭味。那么,为何还有那么多人住这样的地方?原因很简单,房租太贵。比如北京普通一居室月租要三四千元,刚毕业不久、月薪三千元的年轻人如何租得起?他们是无奈才蜗居的。
户主将房子打隔断群租,不但会有火灾等安全隐患,也会影响公共卫生,被其他居民和物业投诉。尤其是擅自改变建筑结构,理应进行制止。但是,有关部门应该注意到,没有人愿意住条件恶劣的房子。只要他们的需求还在,而正常租房市场又不能满足他们,群租房就禁绝不了,隔断今天拆了明天会再建。
相关街道负责人说,他们拆除群租房,也是“以房管人”思路的一个延续。所谓的“以房管人”,其实就是通过不允许住不正规住房,将“低端”外来人口赶走。然而,住在北京群租隔断房里的年轻人,很多是大学毕业,有正规工作。将他们住的三环边群租房拆除,他们会搬到四环、五环、六环,并不会离开城市,而只会增加上班交通时间,增加他们的不满。以前“蚁族”聚集地唐家岭被拆后,就是这样。
当然,街道、派出所只负责辖区的卫生、治安等,没有为外来人员提供住房的能力。但城市的管理者对群租房现象,思路不能停止在拆除、整治。不久前统计数据表明,北京户籍居民户均超过一套房,但外来人口人均居住面积不足6平方米。北京的建设、发展离不开外来人口,显而易见,让他们的住房条件如此恶劣,不是国家首都和世界城市应有的现象。政府必须采取措施切实控制房价,并为外来人口提供公租房,鼓励社会闲置住房对外出租。否则,GDP数字再高,高楼大厦再多,城市发展的意义又体现在何处?
发表于中国建设报,详见:http://www.chinajsb.cn/bz/content/2013-07/24/content_990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