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的财富并非大学的财富 (北京青年报)
(2008-12-28 09:44:51)
标签:
造富大学富豪杂谈教育 |
分类: 教育视野 |
文/李清
近日,某机构发布了一份“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北大因造就35名亿万富豪问鼎榜首,校友财富合计1000多亿元,浙大和清华的排名紧随其后。该机构大学评价课题组首席专家指出,亿万富豪多毕业于王牌和优势专业,具有理工科背景者占有绝对优势。富豪校友的“广告效应”,是母校招生宣传的“最佳广告”,而富豪们也能通过招收母校毕业生、委托母校定向培养和培训员工等渠道,减轻母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12月26日《京华时报》)
近年来,各种大学排行榜、富豪榜总在不断地吸引公众眼球。现在这家机构更将两者“嫁接”,推出“造富大学排行榜”,想不惹人注目也难。哪所大学培养的富豪最多、学什么专业最容易成为富豪……排行榜中给出的相关信息,可以说不只对有志当富豪者,对一般的家长和考生来说,也都有相当的参考意义。正如专家所说,出富豪较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都容易得多。
能够名列“造富榜”的大学,毫无疑问都是成功的大学。毕竟,现在无论是招生和就业,对大学来说都至关重要。能够制造富豪、招生和学生就业都不愁,是多好的事情啊。事实上,进这份榜单的高校,基本上也都是全国名牌大学。它们凭借强大的经费和师资实力,成为富豪校友的“制造机”,一点也不让人感到惊诧。何况在今天,高校已可以理直气壮地谈财富。
然而在笔者看来,这样一份“造富大学排行榜”,也很可能会给社会带来误导,即让大家误以为,只有能培养富豪的大学,才是办学成功的大学。考生只有上“造富大学”,才算向未来人生的成功迈出了步伐。当然,一些进入榜单的大学,未必会对榜单太在意。但在现实中,高校和社会常以财富多寡、职位高低,来判断毕业生的成就与价值,几乎已是不争的情况。大学毕业多年,还是普通职员或工程师者,与富豪校友同回母校时,有几人不会自惭形秽呢?
笔者倒并不认为,大学不该培养富豪,或者出了富豪是可耻的。但笔者想说,富豪校友的身家,并非大学的财富;大学办学的价值所在,也绝不是毕业生是否“发达”、有多少人成了富豪。几年前,牛津大学前校长卢卡斯在北大演讲时,曾表达过关于“大学财富”的观点。在他看来,大学参与社会经济、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是对的,但大学存在的更高价值,是探究、发现和认识真理,大学教育的使命是教会学生思考,让他们将来为公众服务,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社会。
事实上,正是因为对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有着偏颇、功利的认识,这些年中国大学的招生极不正常。与钱沾边的如金融、财经,包括有“前途”的高新技术类专业,往往门庭若市、炙手可热,而基础性和艰苦的专业,则少人问津、门可罗雀。许多大学为官员、富豪开办形形色色的在职班,大肆批发学位帽,教授竞相干来钱的课题、项目……尽显势利与市侩,让大学精神荡然无存。如此下去,能造富、致富的大学会越来越多,可中国的高教事业,又有多大光彩和多少未来呢?
发表于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