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城市户籍能继续“从紧”到何时? (中国保险报)

(2008-09-05 10:59:20)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文/李清

 

  全国政协委员孙明山在9月3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文章。他提出,在户口迁移政策等的调整方面,要考虑城市的综合承受能力,给地方一定的自主权。比如,对北京、上海、武汉等人口压力较大的特大城市,应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户口迁移政策,有计划、分步骤地满足群众的落户愿望,防止人口过度膨胀。

 

  笔者支持渐进地进行改革,反对盲目追求一步到位,却认为孙明山大城市户口应继续“从紧”的主张,既不合时宜更违逆民意,不是什么好点子,简直是打着改革旗号反改革。

 

  其实,主张控制大城市户籍人口的,并非只有一个孙明山。今年3月份,时任公安部副部长白景富就在一次发布会上公开表示,户籍制度改革大城市与小城市肯定有区别,“北京现在人口近2000万,若再放2000万人成吗?”2005年全国两会期间,北京市政协委员张维英更是递交提案,要求对人口进入北京建立准入制度。

 

  孙明山主张对大城市户籍继续“适度从紧”,依据仍是老掉牙的所谓城市“承受能力”说。毫无疑问,在城市里生活的居民,需要消耗各种资源,而不少城市的资源受制约,比如北京的水资源就比较紧张。然而,城市的资源压力,跟户籍有什么关系呢?几百万外地人生活在北京,不给他们北京户口,难道他们就不吃饭用水,不消耗资源,不给城市构成压力了吗?

 

  认为放开了户籍政策,就会造成人口膨胀,也纯属想当然。美国没有严格的户籍制度,它的人口并没全涌进纽约去,它的首都华盛顿,更是一直只有几十万人。事实上,北京现在户口政策紧得很,可外地人想来的也照样来了。而如果将北京的户口放开了,原本不需要来北京的人口,也不会立马就去买进京的车票。毕竟户口不能当饭吃,没有住房和工作,在城市里待不下去。更何况,放开大城市户口政策,也不是说你一踏上我的地面,当即就给你户口。

 

  孙明山有一个想法是对的,就是中小城市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应当加快它们的发展。但是,他以为放宽中小城市的户籍,就可以加快它们的发展,却犯了逻辑上的错误。因为户籍改革滞后的话,可能会拖城市发展的后腿,放开城市户口本身,却不能让城市繁荣。无论是北京还是深圳,它们这些年来的迅速发展,都不是放开户口的结果,就是对这一点的证明。

 

  孙明山应当明白,决定人口流向的,不是政府的意愿,而主要是市场之“手”。主张对不同等级的城市,实行有区别的户籍政策,体现的是计划经济思维,完全不符合现实的需求。众多的外来人口,已经进入北京、武汉等大城市多年,成为新市民已是大势所趋,让这些城市继续画地为牢“从紧”,究竟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呢?等相关的矛盾不断积累,哪天集中爆发了才被迫放开,很可能就有些被动了。

 

  (发表于中国保险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