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商业周刊》上刊登了的文章展现给博友们
6月5日,台塑集团宣布世纪交班。89岁的董事长王永庆宣布卸下权力,由59岁的王文渊掌舵。台塑领导人一夕间年轻30岁。
王永庆宣布交棒时,79岁的长春石化集团董事长林书鸿,一如往昔提着老旧黑色、上头还有卡通贴纸贴住破损的公文包到台北市松江路总部办公开会。晚上8点多还在办公室与美国公司视讯开会,到了晚上11点,公司只剩他一人,他先去各楼层巡逻看有哪忘了关灯后,才开车离去。
林书鸿创办的长春石化集团,是台湾第二大石化集团。“一年365天,除了除夕外,每天都工作。”三年前,有人问他董事长为何还努力工作?他中气十足回答:“我还很年轻,比我大一轮的王永庆‘前辈’都还在工作。”如今即便王永庆退休了,林书鸿还不会太孤独,因为在台湾前100大企业中,还有人年纪比他大——三阳工业董事长黄世惠。有黄世惠站在前面,林书鸿与和泰汽车董事长苏燕辉只能算年龄第二高的CEO。紧跟上述四人之后的是统一企业董事长高清愿,今年77岁。
在全球:CEO趋向年轻化
“年轻化,是全球CEO的一个趋势。”《财富》杂志,在2001年统计美国前100大企业,年纪超过60岁的CEO成为“少数民族”,只剩四分之一,远低于20年前的过半比例;另外,全球猎头公司EMA最新调查指出,印度这5年各公司CEO年纪平均下降9岁。然而,当全球CEO倾向年轻,台湾却“老人治国”。
根据台湾《商业周刊》调查,台湾前100大企业的领导人平均年龄是58.7岁,比美国、英国与中国大陆企业CEO年龄都大;其中,甚至比在香港挂牌的中国大陆企业CEO年龄大将近7岁。由于台湾前100大企业平均成立22年,主事者多还是第一代创业家。Integral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戴章挥观察:“舍不得放,是这些老英雄还在位的最大原因。”
在美国:
接班影响公司价值
在美国,接班制度越来越受重视。2001年只有33%的董事会有接班制度,但在两年后就已经有77%。对董事会来说,“接班人计划”已经成为第二个重要的议题,仅次于领导者是否在正确适任的位子。而且,有无接班制度也将牵涉评价公司价值。戴章挥说,无接班计划代表没有好的接班人训练,万一CEO遇到危机,公司就立刻陷入群龙无首,“对于这种公司投资人就必须特别小心。”
那如果没有内升的接班制度,外找呢?“50%会失败。”《哈佛商业评论》指出,只有内求是最佳方案。不过,台湾企业由于没有完善的接班制度,使得继任者无法有效准备,出现“在当了CEO后才学会当CEO”。长兴化工总经理高国伦就是如此。6年前,他从父亲高英士手上接下总经理位子,一下子要管两千多名员工,“你知道吗?之前我没带过任何一个员工。”他苦笑说。
在台湾:将出现隔代交棒
46到52岁中阶主管机会大接班布局的延迟,使得未来台湾企业界会出现“隔代交棒”趋势。以明基为例,据内部主管透露,今年54岁的李火昆耀考虑未来接他位子的人,不会是台面上与他年纪差不多的高阶主管,而是向下找小于他10岁的中阶主管。
李火昆耀的想法,正是《执行》一书共同作者拉姆·查兰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终结CEO接班危机”的研究重点之一。文章点出,随着企业竞争环境激烈,接任CEO最佳年纪为46到52岁,“原因是这时处于巅峰,而且上任后可以有至少10年的作为。”
46到52岁,
就能挑大梁吗?
答案是毋庸置疑的。你知道,杰克·韦尔奇接掌通用电气CEO时,也不过45岁。从100大企业的统计也显示,年纪越大似乎不等于就能管越大的企业。如果把台湾与美国相较,台湾100大企业CEO比美国的年纪老,但是,管辖的企业市值还不及美国100大CEO的1/18。
根据拉姆·查兰的研究,46到52岁是接任CEO的最佳时间。要坐上这位子需要10年以上的训练,才能养成综观全局的能力。换言之,36岁到42岁的你,就必须让自己进入“接班梯队”成为候选人;而在35岁前,则要有“做成一件事”的能耐,深耕专业。
人生第一部曲的功课就是“做成一件事”。联强国际总裁杜书伍批注:“把每件事都踏实地做好。”他认为一个人在某一领域的学习成长过程,反映出来的能力高低,可以分为五个等级:“不会、会、熟、精、通。”多数人进入“熟”的阶段,就放弃再深耕,终究无法显示出自己在同侪间的差异。做成一件事后,才有机会挤入候选圈。
							
		6月5日,台塑集团宣布世纪交班。89岁的董事长王永庆宣布卸下权力,由59岁的王文渊掌舵。台塑领导人一夕间年轻30岁。
王永庆宣布交棒时,79岁的长春石化集团董事长林书鸿,一如往昔提着老旧黑色、上头还有卡通贴纸贴住破损的公文包到台北市松江路总部办公开会。晚上8点多还在办公室与美国公司视讯开会,到了晚上11点,公司只剩他一人,他先去各楼层巡逻看有哪忘了关灯后,才开车离去。
林书鸿创办的长春石化集团,是台湾第二大石化集团。“一年365天,除了除夕外,每天都工作。”三年前,有人问他董事长为何还努力工作?他中气十足回答:“我还很年轻,比我大一轮的王永庆‘前辈’都还在工作。”如今即便王永庆退休了,林书鸿还不会太孤独,因为在台湾前100大企业中,还有人年纪比他大——三阳工业董事长黄世惠。有黄世惠站在前面,林书鸿与和泰汽车董事长苏燕辉只能算年龄第二高的CEO。紧跟上述四人之后的是统一企业董事长高清愿,今年77岁。
在全球:CEO趋向年轻化
“年轻化,是全球CEO的一个趋势。”《财富》杂志,在2001年统计美国前100大企业,年纪超过60岁的CEO成为“少数民族”,只剩四分之一,远低于20年前的过半比例;另外,全球猎头公司EMA最新调查指出,印度这5年各公司CEO年纪平均下降9岁。然而,当全球CEO倾向年轻,台湾却“老人治国”。
根据台湾《商业周刊》调查,台湾前100大企业的领导人平均年龄是58.7岁,比美国、英国与中国大陆企业CEO年龄都大;其中,甚至比在香港挂牌的中国大陆企业CEO年龄大将近7岁。由于台湾前100大企业平均成立22年,主事者多还是第一代创业家。Integral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戴章挥观察:“舍不得放,是这些老英雄还在位的最大原因。”
在美国:
接班影响公司价值
在美国,接班制度越来越受重视。2001年只有33%的董事会有接班制度,但在两年后就已经有77%。对董事会来说,“接班人计划”已经成为第二个重要的议题,仅次于领导者是否在正确适任的位子。而且,有无接班制度也将牵涉评价公司价值。戴章挥说,无接班计划代表没有好的接班人训练,万一CEO遇到危机,公司就立刻陷入群龙无首,“对于这种公司投资人就必须特别小心。”
那如果没有内升的接班制度,外找呢?“50%会失败。”《哈佛商业评论》指出,只有内求是最佳方案。不过,台湾企业由于没有完善的接班制度,使得继任者无法有效准备,出现“在当了CEO后才学会当CEO”。长兴化工总经理高国伦就是如此。6年前,他从父亲高英士手上接下总经理位子,一下子要管两千多名员工,“你知道吗?之前我没带过任何一个员工。”他苦笑说。
在台湾:将出现隔代交棒
46到52岁中阶主管机会大接班布局的延迟,使得未来台湾企业界会出现“隔代交棒”趋势。以明基为例,据内部主管透露,今年54岁的李火昆耀考虑未来接他位子的人,不会是台面上与他年纪差不多的高阶主管,而是向下找小于他10岁的中阶主管。
李火昆耀的想法,正是《执行》一书共同作者拉姆·查兰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终结CEO接班危机”的研究重点之一。文章点出,随着企业竞争环境激烈,接任CEO最佳年纪为46到52岁,“原因是这时处于巅峰,而且上任后可以有至少10年的作为。”
46到52岁,
就能挑大梁吗?
答案是毋庸置疑的。你知道,杰克·韦尔奇接掌通用电气CEO时,也不过45岁。从100大企业的统计也显示,年纪越大似乎不等于就能管越大的企业。如果把台湾与美国相较,台湾100大企业CEO比美国的年纪老,但是,管辖的企业市值还不及美国100大CEO的1/18。
根据拉姆·查兰的研究,46到52岁是接任CEO的最佳时间。要坐上这位子需要10年以上的训练,才能养成综观全局的能力。换言之,36岁到42岁的你,就必须让自己进入“接班梯队”成为候选人;而在35岁前,则要有“做成一件事”的能耐,深耕专业。
人生第一部曲的功课就是“做成一件事”。联强国际总裁杜书伍批注:“把每件事都踏实地做好。”他认为一个人在某一领域的学习成长过程,反映出来的能力高低,可以分为五个等级:“不会、会、熟、精、通。”多数人进入“熟”的阶段,就放弃再深耕,终究无法显示出自己在同侪间的差异。做成一件事后,才有机会挤入候选圈。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