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由联想的三大作用

(2007-08-19 21:42:01)
标签:

教育杂谈

分类: 精神分析

自由联想的三大作用

 

许多人学了精神分析理论就以为自己会做精神分析了。其实,精神分析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有天壤之别。精神分析的精髓在于方法。精神分析的主要方法有自由联想、释梦、童年回忆、主动想象等。

自由联想就是让病人处于放松状态,任凭自己的思想天马行空,并且把想到的所有内容“实时”地说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基本上不说话。病人实际上是在自言自语。

自由联想有三大作用:

一、宣泄

当治疗师给病人创造了一个安全的氛围,病人可以自由自在地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时,平时不能说或不敢说的话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说,这就是宣泄,也称倾诉。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宣泄具有“净化”心灵的作用。一种情绪,如果不能得到适当的表现,就会堆积起来,郁积成疾,导致心理障碍或心身障碍。一旦宣泄出来,症状就会减轻。宣泄越彻底,效果越好。情绪的释放如此重要,所以精神分析治疗师总是有意识地去激发病人的情绪。换句话说,精神分析是非常煽情的。

有时候,任凭治疗师怎样努力,病人的情绪仍然激发不出来。这时候,治疗师可能会把病人带到创伤情境中去,让他触景生情,引起情绪爆发。这种情况在影视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另一种折衷一点的办法是让病人看电影,用电影情节来激发他的情绪。

宣泄的治疗效果是明确无误的,所以被各个流派所引用。行为治疗中的暴露疗法,认知治疗中的合理情绪想象疗法,危机干预,眼动脱敏和再加工技术(EMDR),其原理和宣泄基本相同。还有一种叫喊疗法或原始疗法,就是对宣泄的继承和发展。

二、领悟

在自由联想的过程中,病人的心理防御被削弱,无意识得到显现,一些平时想不起来的事情想起来了。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心理障碍来源于无意识,所以“说教”不起作用。病人知道自己的症状是“错误”的,但无法克制。相反,如果病人知道了症状的意义,了解了症状的来龙去脉,对症状产生了领悟,症状就会自行缓解。精神分析就是一个领悟的过程,它通过挖掘无意识,使无意识曝光,把无意识变成有意识,从而消除症状。

精神分析理论就是解释心理障碍的发生发展过程和机制的,为此弗洛伊德提出了无意识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本能理论、心理性发展理论、心理防御机制理论等。但是,由治疗师告诉病人发病的原理和由病人自己领悟是两回事。例如,强迫症病人反复洗手,根据精神分析理论,那是因为他做了一件“腌脏”的事。如果治疗师这样告诉病人,对病人一点儿帮助也没有。也许他觉得治疗师的说法很有道理,但症状依然存在;也许他根本不同意这种说法,认为治疗师在胡说八道。如果病人是在自由联想过程中非常“偶然”地想起了一件事,同时又觉得这件事与现在的症状有某种“神秘”的联系,他就会恍然大悟,接踵而来的就是症状的戏剧性的改善。

钟友彬先生的认识领悟疗法号称“中国精神分析”,就是通过讲解让病人认识到症状的意义。如果病人领悟力比较好,可以获得领悟;如果病人领悟力比较差,结果就是只认识,不领悟。对于只认识不领悟的病人,这种方法只会加重病情,使治疗难度增加。这是因为,对病症的理智层面的了解会加强心理防御,使它变得更加坚固而难以攻破。心理医生如果得了心理障碍,治疗起来是非常难的,道理就在于此。

三、矫正

自由联想毕竟不是重新经历,所以病人不会再度受伤。另外,病人现在已经长大,心理更加成熟了,即使再次经历童年的创伤,伤害也不会太大。而且,病人是在治疗室里,在治疗师的陪同下回忆往事的,这样的氛围可以大大地缓解焦虑和恐惧。所以,这一次的体验与当年截然不同,情绪反应也不一样,这就叫做“矫正性情绪体验”。

当年的情绪体验可能是极度的恐惧、悲伤、无助、绝望,所以病人不愿意去回忆,有意无意地去压制。情绪得不到释放,就通过症状来表达,导致心理障碍。通过自由联想,情绪得到了宣泄,症状大大减轻。同时,病人认识到童年创伤已成往事,现在的情绪反应与过去已经大不相同,没有那么可怕了,完全可以勇敢地去面对。怎么知道它不可怕了呢?就是通过自由联想去重新体验。

有人把“矫正性情绪体验”理解为缺什么补什么,如果病人缺少父爱,医生就给他父爱;如果病人缺乏安全感,医生就把他保护起来;如果病人性饥饿,医生就满足他。所以,有人强烈反对“矫正性情绪体验”,认为它严重违背精神分析和各种心理治疗“助人自助”的原则。其实,这样的抗议是没有道理的,它源于对“矫正性情绪体验”的误解。

退一步说,“缺什么补什么”也不是绝对不可以的。补缺本身就是一种矫正。治疗师的共情、积极关注、尊重、真诚就是病人所缺少的,一旦得到补偿,病人就有可能自我痊愈。在这样的氛围中,病人可能会变得比较依赖,人格退化,但是,适度的退化是精神分析所必需的。随着症状的缓解,病人会重新成长起来,比以前更加成熟。至于满足病人的性冲动,那不是治疗师的义务,估计没有一个治疗师会这样糊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