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路和崔凯杰出去郊游的这天也真够热的,这算得上是一个骄阳高照烈日炎炎的安息日。在夏季的时候以色列的气温是相当得高,中东烈日在这个季节也格外的毒辣,沙路感觉好像在以色列这里地球离太阳特别的近,炽热的阳光刺激着皮肤,身上有股子火辣辣的感觉。刚骑出不远的一段路他们俩就都大汗淋漓了,但初来乍到的那股子新鲜感使他们忘却了烦恼的炎热,也不顾忌那热烘烘的烈日会把他们晒成黑泥鳅,一路上俩人就只顾着观山赏岭,而且是一股乐此不疲的样子,更不去在意他们的身上的体恤早就已经被汗水给浸透了。
他们加快速度朝着“路线图”标示的目的地一路 “疾驶”,这是沙路他们第一次在以色列骑着自行车出远门,也是他们自从来到以色列以后第一次这么放松地出来玩,心里的那股子兴奋劲就别甭提了,俩人说着笑着,就像是两个快乐的孩童一般。
俩人又往前骑了好长一段路的距离,他们追上了另一个叫唐云的工人朋友,因为这天是安息日,在家闲着无聊的唐云也想骑车子去郊外玩玩,恰好他们就相遇了,于是三个人就结伴一起前行。唐云来到以色列已经有好长的一段时间了,在沙路和崔凯杰面前俨然也是一个“以色列通”了,那张路线图上的那个地方他很熟悉,于是他就理所当然地做了沙路和崔凯杰的向导,他们仨人一路直奔果园的那个方向而去,不一会儿他们的“车队”就来到了黄忆章提供的“路线图”所标示的地方。
这是一个叫“沙瓦利亚”的村子,沙路是在村头的一个标牌上看见这个村名的,因为在以色列无论是高速公路上还是任何其他的地方,所用的路标一律用英语和希伯来语这两种文字。他们三个人骑着自行车进了这个犹太人的村落,穿行在寂静的见不到一个人影儿的庄园般的街道上,这真是一个寂静得令人窒息的村落,沙路觉得这个诺大的庄园般的村落的每一个角落好像都充满了神秘一般。还是唐云道破了其中的奥秘,他告诉沙路和崔凯杰说,因为这天是犹太人的安息日,因此此时所有的犹太人都在他们的家里守他们的安息日,读《圣经》经书,在安息日的时间里犹太人是不能够劳作的,即使看见有人进入到他们的领地里,他们也不会出来干涉的。这一切对于沙路来说还真是蛮新奇的,他明白此时那些犹太人们肯定在屋子里看见他们这几个闯入者了,他也知道犹太人们是绝对不会出来干涉他们的,因为他们在守安息日,哈哈!真有意思!当时沙路的心里还有那么一股子的得意。
在安息日的这一天,也就是以色列的“礼拜天”,以色列人严格遵守着《旧约圣经》里上帝耶和华的教诲守他们的安息日。安息日是从每个星期五的日落时开始,一直到星期六的黄昏时结束。安息日的时候犹太人们一共吃三顿饭,即星期五的晚餐,星期六的午餐(早餐午餐合二为一)和安息日的结束餐,星期五的晚餐是一周中最为丰盛的一顿饭。
严格来讲在守安息日的时候犹太人是不能从事任何劳作的,甚至包括不准开关电器之类的举手之劳的事情,比如要用电灯的话就必须在守安息日之前把灯打开,并一直亮到安息日结束,如果在安息日的时候你去开灯或是关灯这样的一个举动,也是违背了守安息日的戒律的。沙路刚到以色列就听说这样的一个不算故事的故事,当时觉得可笑,但是随着深入到以色列人的生活当中后,沙路才知道这种事情其实并不稀罕。
事情是这样的,一天项目组的一位工人在安息日这一天出去闲逛,在他路过一户犹太人家的门前的时候被这家犹太主人叫了过去,这位来自于青岛的建筑工人听不懂希伯来语,也不明白这位先生喊他干什么,走上前去才知道,原来这个犹太人是要他帮助做一件事,那就是替他把他们家中还在亮着的电灯给关掉,因为这一天是安息日,他们犹太人不能去做包括关掉电灯开关这一类的“劳动”的。我们的这位同胞进屋帮这位犹太人把电灯给关掉后,得到的报酬是20个谢克尔,这相当于中国的人民币40多块钱。在以色列此类的事情很多,可以说是枚不胜举,不了解犹太人的人们听起这些“故事”来会觉得简直就是天方夜谭里面的故事,而在以色列这一切却是真真实实地存在着的,而且是经常发生着的。
沙路他们穿过了寂静的街道,走到了村子的东头,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片结满了果实的果园。放眼望去,哇塞!好丰硕的一个果园啊!这里的果树连成了一片,伸展的很远很远,好像看不到边儿的样子。在这个果园里,串串的葡萄、圆圆的西瓜、还有诱人的哈密瓜,满目皆是,在这烈日炎炎的夏日里,那种诱惑力是可想而知的,真的是令人垂涎欲滴呀!
对了,在这里不得不说明一下,沙路以前只知道中国新疆的哈密地区出产“哈密瓜”,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在以色列这儿,“哈密瓜”也是很盛产的一种水果,原来“哈密瓜”并不是中国的新疆哈密才有的专利啊。当然在以色列它的名字可不是叫“哈密瓜”,至于叫什么名字沙路也忘了,后来他曾经就此问过以色列的犹太人,可是那发音绕嘴的名字压根儿就让他记不住。
此时此刻,在烈日下已经跑了很远的路程的沙路仨人也早已经是汗流浃背的了,现在看到这么多的水果在眼前,顿时觉得身上更热了,他们恨不得一头扎进果园里,快快乐乐地享用一番。三个人急匆匆地扔下自行车就跑进了西瓜地里,他们就像是在自家的果园里一样先挑选了两个熟透了的大西瓜,走在瓜田旁边的大树的荫凉底下坐下来,就开始动手分享他们的“战利品”了。因为随身没有带刀子,他们就只好用拳头砸破熟透了的大西瓜,然后一人拿起一块就狼吞虎咽般地吃起来。
吃着吃着沙路不由地笑了出来,因为他突然想起了电影《小兵张嘎》里面的胖翻译大吃化装成西瓜小贩的八路军侦察员罗金保和张嘎子的西瓜的镜头,电影里的胖翻译也是用拳头砸开西瓜,然后大吃一通的,嘴里还嚷嚷着“老子在城里头吃馆子从来都不掏钱,何况吃你们几个烂西瓜”呢!现在自己大老远地跑到人家犹太人的瓜地里偷吃西瓜来了,比起当年的那个胖翻译也强不了多少哇!
当然现在也顾不了那么多了,诱人的大西瓜已经让他们垂涎欲滴了,管它呢!还想那么多干什么呢?沙路又随手拿起一块西瓜大口吃起来,这种西瓜的皮很薄,而且已经熟透了,西瓜瓤开沙了,吃到嘴里真甜啊!在中国的农村中有句农谚:旱瓜涝枣。也就是说旱地里的西瓜和涝地里的枣最好吃,以色列是属于沙漠干旱地区,所以这里的西瓜也就特别的甜。他们这些“入侵者”在这无人看管的瓜地里尽情地享受着,就像是在品尝着人间仙果一样,一会儿工夫他们就填饱了肚皮,真爽!
三个人无拘无束地吃了个肚儿圆,然后就在树阴下乘凉休息,歇完了又再接着吃,因为他们知道反正此时的犹太人还在他们的家里读经书,这个时间犹太人们是绝对不会跑出来管他们的。最后两个大西瓜被他们三个人全部消灭了,他们的肚皮也快要撑破了,身上完全凉快过来了,体力也恢复过来了,他们就准备要打道回府了,临走时他们可不想空着双手回去,于是三个人又跑进人家的果园地里,每人摘了几串葡萄、一个西瓜和几个哈密瓜装上了“车”,三个人悠哉悠哉地骑着自行车就往回返。
刚骑了没几步,沙路抬头一看,不好!有情况!他发现在前面不远的公路上正有一辆警车瞄在那儿呢,两个警察正在远远地望着他们,一副守株待兔的样子,沙路他们这时才一下子醒来,他们这是在偷人家果园里的果实呀!这些警察肯定已经注意到他们这些人了。《圣经》上是说 “寄居者”们可以“免费”吃田地里的果实,但毕竟他们这是连吃带拿呀!《圣经》上可没有说吃了再接着拿走啊!这是不是一种偷窃呢?沙路他们也搞不懂,而且那个时候也没有时间去考证了,反正他们是吓得够呛,尤其是以色列的警察的警服和他们所看的美国电影里的美国警察的警服是一样的,远远一看就像是遇到了那些反映美国警匪片里的情节,那些警察不会把他们当作罪犯来捕捉吧?就是先逮起来审问一顿也够寒蝉人的呀!沙路刚来以色列的时候就曾经听说有人偷偷地到当地的农业科技研究部门的试验田里去偷摘人家科研部门从中国引进的大花生时被捉拿到,再后来听说这位“盗窃犯”被以色列驱逐出境了。
想到这些他们吓得不敢走公路了,万一被人家警察捉到,再给关进局子里的话那可真的是要丢老鼻子人了,于是三个人掉转身猛蹬自行车就开溜,沿着窄窄的田间小道一路狂奔、落荒而逃,警车是没法进入这种路段的,那两个警察也只能是无奈地留在原地。沙路边蹬车狂奔边回头张望,只见那两个警察在远远地望着他们,还在用手比比划划地指点着,眼见着沙路他们消失在他们的视线里,这两个警官先生很明显也是束手无策了,他们 “脱险”了。
沙路几个人继续顺着小路朝着彼塞得驻地所在的方向一路狂奔,因为怕那几个警察在哪个路口拦截他们。跑了一阵子以后他们三个人就迷路了,因为光顾着跑了,也顾不上这是一条通向何方的小路,当时只是想跑得越快越好,逃离得越远越好,最后迷路了,就连号称是“以色列通”的唐云也傻眼了,不过好歹他们知道自己跑的方向还是对的。
不一会儿他们就来到了一个犹太人的社区,在这里沙路第一次见到了以色列犹太教的“拉比”。当他们几个人骑着自行车进了这个犹太社区的时候,在社区的街道上遇到了几个全身穿黑色服饰,头戴黑色的毡帽,而且在耳朵上沿还梳着长而卷曲的一缕鬓发的犹太人,沙路搞不懂这些人是干什么的,因为这种装饰很古怪。毕竟还是唐云知道的多,他告诉沙路说这些人是正宗的犹太人,是在两个世纪之前以色列被亡国后,世世代代继续留在这片土地上的犹太人,这些人是纯种的犹太人。后来沙路也了解了以色列的拉比的情况。拉比就相当于牧师差不多,他们基本上都是犹太人家中的长子,这些拉比们恪守犹太教的祖训,每天的工作就是在他们的犹太会堂里读经,也不用参加具体的工作,国家专门拨款给他们以便维持他们的生活及各方面的费用。
沙路走向前去向一个年轻的拉比打听到贝塔甘大交叉路口的路线,这位犹太小伙子很耐心地告诉沙路该往哪儿走,该在哪儿拐弯,然后再走多长的路程。他们就按照这位拉比指点的方向,最后终于走上了那条由拉姆来通往特拉维夫的快速公路,他们终于看见了远处隐隐约约显现于茂密的树荫下的那些集装箱改造的独特的宿舍群,那就是他们的驻地。
可是刚骑车上了公路,沙路的那辆自行车的内胎就爆了,没办法他就只得下来推着车子走。因为自行车的前筐里还有一个10多斤的大西瓜,车后座上还驮着哈密瓜和葡萄,沙路想扔掉一些,可是又舍不得,一副舍命不舍财的样子,可见当时沙路的样子有多狼狈了。既然快到家了,也看见驻地了,沙路就让崔凯杰和唐云俩人先走,要他们别再跟着自己受累了。崔凯杰和唐云俩人骑车子先走了,沙路自己一个人在后面推着爆了胎的自行车往驻地方向走着。最后历经“千辛万苦和艰难曲折”的沙路也终于回到了驻地,总算是结束了这次令他难以忘记的“假日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