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沙漠之都遭遇沙尘暴

(2007-01-16 12:26:42)
标签:

天气

贝尔谢巴

沙尘暴

沙子

阿拉伯

分类: 巴勒斯坦篇

 

沙漠之都遭遇沙尘暴

 

深秋的一天,我闲着没事儿干就想去逛逛贝尔谢巴中心车站旁边不远的“阿拉伯市场”,这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贝都因集市,我老早就听说这个市场是多么的热闹,历史又是多么的悠久,这天正好没事儿干,就去看看那里面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贝尔谢巴是以色列著名的沙漠之都,尽管现在它已经是一座具有浓厚的现代气息的城市了,但是它还保留了一些早期“蛮荒西部”的特色。贝尔谢巴的市中心就是一些土耳其时期的街道,那里聚集着稠密的商店、餐馆和快餐店。城南靠近公交中心车站有一个传统的贝都因集市,中国人称它为“阿拉伯市场”,这是个许多游客喜欢观光的地方,也就是我今天要去逛的地方。

 

贝都因人是一些阿拉伯地区和北非沙漠地区从事游牧的阿拉伯人,这些人是阿拉伯人的一个分支。“贝都因”在阿拉伯语里的意思就是 “住帐篷的游牧者”,在以色列有着为数不少的贝都因人。

 

我听老朋友阿巴哈伊先生说,每到星期四的一大早,也就是在晨曦微露的时候,那些身穿长袍的贝都因人便骑着骆驼驱赶着羊群出现在遥远的地平线上,那些贝都因人仿佛是从天边涌来,他们的骆驼背上捆着手工编织的地毯、绣花毛毯和骆驼鞍,鼓囊囊的皮口袋里塞满了铜器和各式各样意趣盎然的工艺品,他们要用这些换取日常生活所需。

 

当地的居民和游客也会在逢集的时候到贝都因集市来“赶集”,他们会在这里购买各种服饰、日用品、皮货,甚至还可以在这里购买活羊和活鸡等家禽之类的。几个小时的交易过后,这些神秘的沙漠游牧民又骑着他们的骆驼消失得无影无踪,热闹的集市也就只留下了一片空寂。

 

当然在不逢集市的时候,此处就成了进行其他贸易活动的“阿拉伯市场”,和其他城市里的那些阿拉伯集市没有什么区别了,它成了贝尔谢巴的市民们除了超市之外的另一选择,因为在这里可以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对于很会精打细算过日子的犹太人来说,阿拉伯市场也是他们经常光顾到的地方。

 

我走进去以后才注意到其实这个市场并不算大,其规模也就像是我在青岛的家的附近的农贸市场差不多,如果不是看到集市里面的那些面孔基本上都是些犹太人或是阿拉伯人的话,冷不丁地会以为自己是走进了中国国内的哪个农贸市场。

 

我走进去饶有兴致地逛了起来,阿拉伯市场和中国国内的集市其实还是有着不同的经营方式,中国的集市上的商贩一般都是在自己的摊位上等着人家走近自己的摊位时就极力地推销自己的货物,而在阿拉伯市场却不是这样,打老远就可以听到那些商贩们在大声地叫卖,极力地推销着自己的货物,那种吆吆喝喝的热闹场面很有趣。

 

阿拉伯集市也算是以色列的一大特色了,在以色列的各个城市中都有阿拉伯市场,阿拉伯市场里的东西价格都不算贵,对于那些想少花钱,可又不得不买一些东西的人来说,阿拉伯市场就是他们购物取向的最佳选择之地。

 

这时的天开始昏暗下来,起风了,我赶紧离开市场往回走,紧赶慢赶地还是遇到了风沙。此时已经天昏地暗,风越来越大,我原来是遇到沙尘暴了,漫天的风沙遮得整个的天空灰蒙蒙的。因为贝尔谢巴处于沙漠地带,沙尘暴是极为常见的天气,我遇到沙尘暴的这一天是一个沙尘肆虐的天气。

 

风沙吹打着我急促地往回跑,眼前的路也越来越模糊,跌跌撞撞中我极力地睁开眼睛分辨着眼前的路,我的衣服和裤子上落上了厚厚的一层沙土,我的头发里也全是落满了沙子,脸上也落上了厚厚的一层沙土,鼻孔里也好似被沙土给塞住了。随着风力的加大,沙子还一个劲地直往我的脖子里灌,我好不容易跑回了驻地,进了大院之后就赶紧跑到洗澡间。

 

真没想到毛发里落了那么多的沙子,记得自己小时候顽皮的时候会和小朋友们相互扔土块或沙子,但是也从来没有这么多的沙子灌进衣服里面和头发上,我用洗发露把脑袋洗了半天,水龙头一个劲地冲涤着我的全身,好容易才把落进我的头发里和毛孔里的沙子全给冲洗掉了。

 

我总算是尝到了沙尘暴的味道,领教了沙尘暴的利害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