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外八庙布达拉行宫景区小布达拉宫普宁寺旅游 |
分类: 祖国各地游 |
承德外八庙,一部精美的民族文化融合的史诗
冰城馨子
去承德旅游,走完避暑山庄,外八庙一定是要去的。外八庙是避暑山庄东北部八座藏传佛教寺庙的总称,先后建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间。来避暑山庄之前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曾看到过朋友发的“小布达拉宫”,感觉非常震撼,从而向往着这片皇家避暑之地。
在避暑山庄的山顶初见小布达拉宫和行宫时,它的雄伟壮观、富丽堂皇、美轮美奂让我连连按下快门。第二天虽然天下着小雨,但我们还是迫不及待的开始游览外八庙。外八庙现在对游人开放的主要有普陀宗乘之庙、须弥福寿之庙、普宁寺和普乐寺。普陀宗乘之庙就是人们称之的“小布达拉宫”,须弥福寿之庙又称之为“行宫”,现在二者统称为布达拉行宫景区。
(一)中国北方最大的藏传佛教活运场所普宁寺
上午冒雨首先来到了中国北方最大的藏传佛教活动场所普宁寺。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清朝军队平定了准噶尔蒙古台吉达瓦齐叛乱。为了纪念这次胜利,清政府依照西藏三摩耶庙的形式,修建了普宁寺,它的修建和取名表达清政府希望天下永远太平统一、人民安居乐业的愿望。

这天恰好是九月十五,前来朝拜的人非常多。普宁寺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佛事活动场所,僧侣云集、香火旺盛。
建于清朝乾隆时期的普宁寺,有殿堂、楼阁各类建筑29座,前半部是汉族寺庙传统的伽蓝七堂式布局,后半部是藏式形式,是仿西藏三摩耶庙的形式修建的曼陀罗。
大乘之阁是普宁寺建筑的热潮,总高39米,是我国现存古建中较高的一座,占第三位。
阁内供奉一尊世界最大的金漆木雕佛手千眼观世音,观音高22.28米,腰围15米,重约二百一十吨,用木材近一百二十立方米,其造形优美比例匀称,堪称世界艺林中的精品。这是朋友近拍的。
(二)小布达拉宫:普陀宗乘之庙
无须远行高原,就能望见西藏的布达拉。无须跋涉雪域,就能听到藏民的达玛鼓。这是人们对普陀宗乘之庙的高度赞美。普陀宗乘,是藏语“布达拉”的汉译,于是普陀宗乘之庙也是人们心目中的“小布达拉宫”。


普陀宗乘之庙始建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四年后建成,是“外八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庙宇。寺庙建筑依山就势自由散置,疏密有致,建筑的风格和色彩都极富于变化,具有节奏的美感,是避暑山庄最美的一个建筑群。
下午来小布达拉宫时,还飘着小雨。结果进了寺中,雨停了,天也放晴,真是让人惊喜。
因为刚下过雨,这天的游人非常少,在幽静肃穆间徜徉,感觉非常纯净。此门为五塔门。
进五塔门,沿自然石砌冰纹雨路北行不远,就是这漂亮的琉璃牌楼。突然从门里跑出这个穿着汉服的小女孩儿,真的让有时间倒流的感觉。
红绿黄相间的琉璃牌楼,似乎看不到多少岁月的风霜,真是很美。
大红台巍峨高大,气势雄伟,给人佛法如天,高深莫测之感。

大红台通高43米,分上下两部分。下部为基座,称大白台,全用花岗岩大条石砌筑,白灰抹面,占地面积约万余平方米。红白相间,分外明艳、壮观、美丽。

现在旅游旺季时,每天上午,游客可在昔日皇帝欣赏歌舞的“御座楼”上观赏到民族宗教歌舞《普陀之光》,欣赏“康乾盛世”的兴旺与繁荣。

这个金碧辉煌的殿顶万法归,是普陀宗乘之庙的主殿,位于大红台中心,方7间,重檐攒尖顶,上覆镏金鱼鳞铜瓦,屋脊饰以波状镏金瓦。
宝顶呈法铃状。据说殿顶用头等金叶14000余两,货真价实的金壁辉煌。

(三)班禅行宫:须弥福寿之庙
与普陀宗乘之庙并蒂的是须弥福寿之庙,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仿日喀则扎什伦布寺而建。乾隆皇帝70岁生日时,后藏政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六世,长途跋涉到承德贺寿,乾隆命人仿班禅驻地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为班禅建一行宫。自山脚顺山势向上延伸,气势雄伟。

主体为100层高的大红台,中央是一座重檐大殿,名妙高庄严殿,俗称金瓦殿,是庙中最大的殿,殿顶用鎏金铜瓦铺盖,四脊上有8条金龙。
这座庙宇不仅富有高度的建筑艺术和特色,而且对于加强清王朝与民族之间的团结,共同抵御殖民主义者的侵略,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政治意义和历史作用。

(四)中国古代佛教寺院:普乐寺
乾隆三十一年(1766)清政府平定了准噶尔部上层分子后,西北边疆地区多年的混战局面得以统一。因巴尔喀什湖附近和葱岭以北各少数民族首领每年来避暑山庄朝见乾隆帝、扈从木兰秋而建此寺,全寺建筑为汉藏结合式。

普乐寺占地面积2.17万平方米,以宗印殿为界分前后两部分,前部布局为典型的汉族佛寺传统形制。

最吸引眼球的是类似北京天坛祈年殿的主体建筑旭光阁,重檐圆顶。这是我上磬锤峰在缆车上拍到的,几百年的参天古始终与它相伴。
殿内供释迦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三尊佛后各蹲着护法神:一只大鹏金翅鸟。
仿北京天坛祈年殿做得好相似啊!
来普乐寺的游不多,来这里的基本都是到磬锤峰景区才过来的。我挺喜欢这个小巧的寺庙建筑,它的建筑格局大与美观小拍起来挺过瘾,天气又很给力,暖暖的秋日照在幽静古老的建筑上,感觉时间都停止了。
伫立暝想,看着窗棂上阳光的舞蹈,是否听到了时光在流逝。
看到远处山峦上立着的石头了吗?它是磬锤峰,普乐寺的中轴线隔山宜指磬锤峰。下一站我们便去磬锤峰。
可以从普乐寺处有脚下沿山路徒步登山,也可乘索道抵达磬锤峰,索道长达1620米,曾经是全国第一长的索道。
发现没有?磬锤峰半山腰有棵树在石缝里工出,这是一棵300余年的桑树,名蒙桑,虽生长在石缝间,却长得枝繁叶茂,还结白桑葚,又肥又大,据说,吃了它可以益寿延年呢。

站在磬锤峰下遥看群山叠嶂,可以看到很多奇石,承德盆地的周围有着江南丹霞山相似的地貌奇观。

除去路途,在承德市区游了三天。有着“一部山庄,半部清史”之名的承德,有着深厚的历史,有着太多的故事;外八庙,又是一部精美的民族文化融合的史诗。对于我来说我是在边游边写边学习这段历史。虽然看了不少资料,但也只是略知皮毛,作为一次休闲游,赏景拍景又感受了一段历史,这样的旅行轻松而厚重!
票价:
联票:避暑山庄+普陀宗乘之庙(小布达拉)+须弥福寿之庙(行宫)+普乐寺:260元/人
普陀宗乘之庙(小布达拉)+须弥福寿之庙(行宫)
旺季80/人元 淡季 60元/人
普宁寺 :旺季80元 /人, 淡季60元/人
磬棒峰景区 :50元 /人
普乐寺:30元/人
避暑山庄门票:旺季130元/人,淡季90元/人
承德市区游:2-4日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