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窝岛,长满北大荒故事的黑土水乡

标签:
雁窝岛北大荒雁窝岛湿地黑龙江湿地游旅游 |
分类: 佳木斯--鹤岗-双鸭山 |
对雁窝岛的印象,是从小学课本《开发雁窝岛》一文中”“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描写留下深刻记忆的。当年王震将军亲自在雁窝岛插棍选址,建设黑龙江农垦八五三农场,拉开十万复转官兵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序幕,虽然我并不完全明白这从中的意义,但这片遥土地上战天斗地的故事却深深的刻在记忆中。
三年前在鸡虎高速公里上发现通往“雁窝岛”的旅游标志的路牌,让我非常欣喜,这个初秋的龙江湿地之行,雁窝岛是我要去的最重要的一个地方。它对很多人来说,这里不仅仅是一个湿地公园,它更是几代人开垦那片荒原的一个丰碑,一份无须用语言叙述的故事。
从千鸟湖开车到雁窝岛60多公里,一个小时就到了。怀着有些激动的心情走进雁窝岛,它给的第一感觉像是在大自然中镶嵌的蓝色宝石,而那在水畔廊间悠然而坐的老人们,仿佛就生活在世外桃源。
我与一伙老知青们上了最大的一条游船,这是一层舒适的观赏舱,我在二层开放式的亭台上迎着清爽的夏风尽情的瞭望。
我看到在两个女儿陪同下的一位老父亲,激动的与她们唠叨着当年在这里的故事;我听到一位老人对小孙子说,爷爷就是下乡在这广阔的天地里打拚。
船行不远便看到了湖中的这幅雕塑,这栩栩如生的场景是当年垦荒人生活的一个场面。苦中有乐的愉悦溢于言表。

最让我感动的是这幅叫作“潜水挂钩”的群雕。一群人正将一辆陷在泥泞中的拖拉机往外拉,雕塑把人们带进了1957年4月24日风雪交加的日子。12名转业老铁道兵组成的先遣队向雁窝岛挺进时,抢运物资的拖拉机陷进了被叫作“大酱缸”的沼泽中。共产党员任增学脱下棉军衣,潜到满是冰碴的泥水中,历经三次不屈不挠的较量,挂钩成功。这6台“战车”,让转业铁道兵大规模挺进雁窝岛。

这个水中雕塑让我久久凝视,猜想着它的故事。
当地人喜欢称雁窝岛为“天鹅湖”,如果你足够幸运,就会与每年来这里的天鹅相遇。

回返途中,在大雁湖停留。这里是大雁的天堂,数以万计的大雁在春秋两季汇集。据说开发初期,拓荒者们会在春天划船捡雁蛋,半天时间就可捡满一船。



这个粮仓可不一般,当年看守粮库的工人,在无法忍受的饥饿中,也没动国库的一粒粮,最后饿死。这就是北大荒人,这就是北大荒精神。


雁窝岛小贴士:
雁窝岛自然保护区位于八五三农场西北部,面积约30万亩。全区由西向东呈带状,总面积11916公顷。天鹅湖、落马湖、五星湖、镜面湖、雁窝湖等大小湖泊,象一串串明珠被挠力河贯穿其中。各种鸟类达189种,鱼类和兽类在25种以上,各种草木植物500余种。
八五三农场包括雁窝岛湿地、将军山公园、雁窝岛酒庄三大旅游景区,在这里你可以体味到“一日雁窝岛,千年北大荒”的神奇。
门票:50元,包括游船、电瓶车。
我的湿地游线路:哈尔滨——兴凯湖湿地——虎林月牙湖——珍宝岛湿地——东方红湿地——千鸟湖——雁窝岛——富锦湿地公园——哈尔滨,全程大约25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