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卡米拉”,穿越百年哈尔滨的时光流转
标签:
卡米拉西餐厅哈尔滨铁路文化宫哈尔滨老建筑哈尔滨铁路俱乐部杂谈 |
分类: 心情故事-音乐-日子 |
文图/冰城馨子
经常会接到游客问询:哈尔滨的特色餐饮有哪些?我的建议之一就是品尝下哈尔滨的俄式西餐。
因为哈尔滨西餐吃的不仅仅是俄式西餐,重要的是置身在哈尔滨独有的西餐氛围里,你会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历史;特别是在那些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建筑里就餐,你会轻易地就触摸到哈尔滨带有历史温度的故事。比如马迭尔、华梅、塔道斯和伏尔加庄园金环西餐厅。
前不久朋友邀我去“卡米拉俄式西餐厅”小聚,卡米拉西餐对我很陌生,但听说它开在哈尔滨铁路文化宫的老建筑里,这让我有点小兴奋。因为铁路文化宫的好友几次和我说过姐你该来看看这座老建筑,可以说对这个百年老建筑倾心已久。
这个清爽之夏的傍晚,与几位志趣相投的好友相聚在开业不久的卡米拉西餐厅,置身在典雅浪漫的环境里,品尝着纯正的俄罗斯西餐和红酒,交流着彼此相近与共识的感受,真是一次难忘的、轻松愉快的小聚。
现在生活缺少的不是吃多好、多贵的菜肴,更多的追求是要吃出品质,品尝文化。卡米拉西餐厅重要的特色是它所在的建筑是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原哈尔滨铁路俱乐部,这可是当年哈尔滨的文化中心和社交中心。这座建筑见证了很多重要的历史时刻:1908年,远东第一家交响乐团在这里诞生并首演;1936年,世界歌王夏里亚宾在这里举行过演出;1952年,周恩来总理在这里出席中苏中东铁路及附属产业移交仪式,等等。
西餐厅的名字“卡米拉”取自于中东铁路局第一任局长霍尔瓦特夫人的名字,1902年卡米拉随丈夫来到哈尔滨,开始组织慈善和各类俄侨文化艺术活动,1911年中东铁路俱乐部建成后,这里成了她开展活动的主要场所。1950年,成为哈尔滨铁路文化宫。2016年底,改建为哈尔滨铁路博物馆。卡米拉俄式西餐厅位于这座建筑的右侧一角,由于我到的时间稍晚了些,遗憾的是没有参观上博物馆。
走进卡米拉西餐的一楼大厅,古典高雅、精美大气的装饰风格、浓郁的俄罗斯情调让我暗暗的惊喜了一番。曾经去过北京的莫斯科餐厅,那里的气势恢宏、优雅华美让我始终难忘。而重要的是卡米拉餐厅就是“卡米拉”当年开办"华俄栖流所"的地方,这里被流放的人们称为"圣堂",无法复制的历史底蕴让这里弥漫着一份时光流转的魅力。
穿过二楼的走廊,那高高的栗色木墙围似乎引人走向岁月的深处。廊间小会客厅里的一组老沙发吸引了我的目光,它就像一位目光炯炯的百岁老人,虽然风烛残年,但依然保持着优雅端庄。二楼的单间与会客厅更显华丽,从原有的欧式窗子到窗帘的装饰,从桌椅到餐俱,处处彰显其高贵与品位。
伴着红酒,我们品尝着来自俄罗斯的大厨安东制作的俄罗斯菜肴,有朋友回味起当年从这里路过时充满的那份神秘,还有朋友说起从呼伦贝尔来到哈尔滨,专门跑到哈铁文化宫舞厅跳了场舞的经历。也许是环境氛围的感染吧,我们又不由得畅想起未来的欧洲、俄罗斯之行,世界这么大,一定去看看,举杯相约。
夜幕降临时大家挥手告别。霓虹闪耀中回眸这座当年的哈尔滨文化中心,惊讶它至今仍保护着良好的建筑风貌,它把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代表着的尊贵和时尚一直待续至今。而今洗去历史的尘埃,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份穿越百年时光的哈尔滨的优雅和浪漫,还有浓浓的对逝去时光的追忆。
中东铁路局第一任局长霍尔瓦特与夫人卡米拉在哈尔滨




厨师长周晓强与主厨俄罗斯人安东,他们都是多年从事西餐研究并有建树的专家级的大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