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天龙屯堡屯堡人服装明朝汉服屯堡故事冰城馨子 |
分类: 祖国各地游 |
身穿明朝汉服600载的屯堡人
文图:冰城馨子
走在贵州安顺天龙屯堡的石头城里,偶尔,你会看到穿着兰色或者淡粉色长衣大袖的女子摇曳而过,她们有着江南女子的风韵,又有着贵州山里女人的憨朴。蓦然,你会以为你自己来到了江浙,或者以为在哪个少数民族地区,当你用力地揉了下眼睛,再使劲地掐了下自己,才知道眼前的情景既不是所谓的情节剧,也没有跨越时空隧道,你正真实地走在贵州深山里一个叫作天龙屯堡的地方,而这些人是地地道道的汉人,是至今还穿着明朝汉服的屯堡人,是凝聚了六百年的一个迷。
屯堡人是明屯军的后裔,他们的祖先明初征南入黔,响应朝延号召,“屯田戍边”。六百多余年来,生活在天龙古镇中的屯堡人,依然固守着祖宗过去的荣耀。今天的屯堡人仍旧住着延续了六百年的石头房子,跳着大明朝的军傩(地戏),仍旧沉眠于老祖宗“插标为界,跑马圈地”的荣耀之中,而屯堡人最有特点的保持,便是依然在走进21世纪的在现代生活中,仍旧身穿大明朝的长衣大袖服,脚登绣花的尖顶翅头花鞋的女子们。
接触到的第一个屯堡女人是来自屯堡古镇的导游MM,她告诉我们屯堡对女人的称呼,没有结婚的称小娘娘,如果是结婚的就称大娘娘了,这也是对她们的尊称。导游MM说,你可以仔细打量下我们的穿着的明朝汉服,这是六百年前明朝朱元璋的老家安徽凤阳汉族妇女的正统装束“凤阳汉装”:蓝色长衣,衣襟斜开到左掖,袖口宽大,绣有黑色和花色的宽边,腰系黑色围裙,腰后右侧有一长飘的黑色带子;头发盘绕,前发高束,后顶用银饰品装饰,即所说的“三绺头”;脚穿黑色布鞋,绣花翅尖,自然俏美。
屯堡人的服饰很有特点,只要看发型就知道是否已婚,或者是婆媳。未婚姑娘往往是长辫过膝不挽髻,已婚的就要挽髻,插着银制或是玉制的十字;屯堡女人的发帕特色很鲜明,从理论上说包白头帕的是中年,黑头发的是老年,但是也不能仅从色彩上判断年纪,因为包白头帕的在家中是媳妇,包黑头帕的是婆婆,是长者,所以包黑头帕的应该是受人并重的长者。
但你可以看到,那些即使是老奶奶级的长者也不是小脚的,难道他们恪守了600年独有“三寸金莲”没有延续吗?在这点上屯堡女人是很特殊的,因为屯堡妇女都必须参加生产劳作,所以屯堡女人是不缠足的,所以是有名的“大脚妹”。
走在屯堡并不太长的街巷里,只见身穿兰袍绣花鞋、头戴白黑头帕的女人们坐在石头屋檐下飞针走线的做翅翅绣花鞋。这些颇具色的手工艺品已经成为旅游纪念品被前来的游人们收藏或带回去作为小礼品,同时也成了大娘娘们日常生活的一份收入。她们坐在屋檐的阳光下边聊天边做手工,这让我不由得想起小时候奶奶和她的老伙伴们坐在家门口的情景,奶奶穿的是黑大绒大襟衣,盘着发髻,手里纳着浆布鞋底,而那样的情景早在七十代初时已经销声匿迹了。
而如今的屯堡,600年前的秦淮风物依然完整的保留,不仅仅是衣着,屯堡人的语言经过数百年变迁也未被周围的语言同化,他们的语言多带卷舌音,发音快,透着军人的阳刚之气,它是明代的官话(相当于今天的普通话),专家把它称为“安顺屯堡方言”。屯堡人的宗教信仰与中国汉民族的多神信仰一脉相承;屯堡人的花灯曲调还带有江南小曲的韵味;屯堡地戏原始粗犷,对战争的反映栩栩如生,被誉为 “ 戏剧活化石 ”;屯堡人以石木为主营造的既高雅美观又具独特防御性的民居建筑构成安顺所特有的地方民居风格。
这就是天龙屯堡,独一无二的屯堡,与南京有着割舍不断的亲缘关系的屯堡。博友金陵未醉翁在上篇博文中留言说:“前两年我在南京夫子庙无意碰上一群来自贵州屯堡的游客,他们说是回南京寻亲的,南京就是他们的老家。听了这话当时想哭,亲情割不断,悠然几百年。为他们拍了很多照片,希望他们能收到!”相信,金陵未醉翁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05、看看包头,虽然看着年纪差不太多,但可以分得清戴白包头在家一定还有长者
06、腰系黑色围裙,腰后右侧有一长飘的黑色带子,还有这鞋都是屯堡人最鲜明的标志,江南的丝绸工艺在屯堡妇女的丝绸腰带上得到了较为突出的体现。这条丝绸腰带是屯堡妇女最庄重,最昂贵的装饰品,任何人都不能随意地触摸。




11、难道他们眼睛一点都不花吗?
16、这是婆媳俩,他们可是屯堡的名人,茶驿站当家的,下面会继续介绍他们的茶驿站的。
18、屯堡人年轻的一代都聪善讲的,旅游来为她们提供了更大的天地


20、来屯堡的游虽然不是特别多,但也是一波接一波的
21。很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贵州行的导游小李,虽然我们的行程很紧,但她安排得还是比较科学的。遗憾的是直到从屯堡出来里后她才和我们聊起来,原来她就是地道的屯堡人,而且还是屯堡古镇的骄傲:2006年她夺得屯堡旅游形象大的桂冠,并代表天龙屯堡景区参加“多彩贵州”旅游形象大使评选,前不久她还代表屯堡人参加了江苏郭德纲与孟非做的一个节目的嘉宾,讲述屯堡人的南京故乡情。这是当年她获奖时的留念。

30、屯堡的面具,也是地戏的面具

31、屯堡人是一个“尚武”的汉族群体。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地戏,地戏顾名思意就是以平地为舞台围场演出的戏剧。地戏演的全是忠臣义士,演的全是报国、杀敌的英雄故事,因此地戏是武戏。地戏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唱和舞。演员头戴精美的“脸子”,腰围鲜艳的彩裙,身背战旗,持戈扬戟,在一鼓一锣的伴奏下着粗犷、原始、拙朴的跳跃,间杂高亢嘶哑的唱腔,远古战争的场面历历在目,演员由人而神,观者的思绪已飘向历史的空间。
32、地戏源于明代的军傩,军傩这一种军队专司的仪典,它是由征南大军带入黔中的。屯堡人的祖先跳军傩不是娱人,更多的成份是娱神,用这一种傩仪作为出征的祭典,振奋军威,恐吓敌人。

33

34
35、屯堡的银饰非常有名
天龙屯堡旅游贴士
吃:屯堡人的传统食品种类繁多,从主食中的糍粑、糕粑、包谷耙,到副食中的腊肉、香肠、血豆腐、干盐菜、干豆豆臌、糟辣子等。大概因为祖上行伍的关系,屯堡人擅长制作各式各样的肉类或是豆腐类腌腊制品,如腊肉、香肠、鸡辣椒、血豆腐,而典型的屯堡菜如带皮牛肉褒、屯堡灰鹅、蛋肉卷、腌肉、腐乳黄豆等,与许多南京传统菜肴在口味上非常相似。
住:天龙屯堡内客栈的住宿,标准双人间约150元,三人间140元(价格可面议)。其所在地的平坝县,拥有高、中、低档床位300余个,住宿条件比较好(价格可面议)。
行:从贵阳到天龙屯堡76公里,乘坐贵阳至天台专线(约10元)即:从贵阳乘车到西南加油站8元从西南加油站乘车2元到景区,其间仅需1.5个小时。
购:地戏面具,傩面具、屯堡服饰、蜡染、屯堡银饰、屯堡古酒。
游:天台山伍龙寺、四世同堂、小学学堂、陈列馆、三教寺、六百年前明代建筑九道场、陈蕴瑜将军故居等,地戏演出。天龙屯堡门票30元,人多可议价。
景区周边景点:织金洞、龙宫、黄果树、红枫湖等。如果时间充裕,强烈建议去附近云山屯堡等尚未开发的屯堡一游。
与九寨沟媲美的贵州荔波小七孔
去贵州旅游,最著名的当属黄果树瀑布了。问刚去过贵州的朋友,他强烈地建议我们一定要去荔波的大小七孔,她说除了瀑布没有黄果树壮观外,荔波的大、小七孔不愧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