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达斡尔族第一村——梅里斯哈拉新村
标签:
达斡尔族哈拉新村梅里斯达斡尔乡中国达斡尔第一乡冰城馨子 |
分类: 齐齐哈尔-大庆-七台河 |
走进中国达斡尔族第一村——梅里斯哈拉新村
文/图
很多朋友对“达斡尔族”会很陌生,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古老的民族,是契丹后裔。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莫力达瓦旗、布特哈旗、黑龙江的齐齐哈尔市和新疆伊犁。我的家乡在呼伦贝尔,我的同学、同事里有不少达斡尔族,我的一个非常要好的同学义敏就是达斡尔族,小时候经常上她家去玩,在家里她经常和母亲用达斡尔语对话,那时我可是真羡慕她,会说一种我听不懂的语言,而且达斡尔族上学是免学费的,当时的二元五角钱也是个不小的数字。
这次去齐齐哈尔,有幸的走进了位于齐齐哈尔市北八公里处的梅里斯达斡尔哈拉新村,并在嫩江河畔的草原上观赏了一场达斡尔人表演的精彩歌舞。蔚蓝的天空,碧绿的草原,清澈的河水,鲜艳的民族服装,美丽动听的歌声,优美欢快的舞蹈,那气氛就像那天火热的太阳,把新浪旅游达人和在场的所有人的热情点燃起来了。大家围起一个圆圈,欢快地跟着达斡尔大妈、姑娘们跳起了达斡尔人“哈肯麦”,尽管动作笨拙,但从大家心里流淌出来的快乐是那么的尽情,哈拉新村的这个明媚的上午是大家一行中最快乐和放松的时刻。
梅里斯,达斡尔族语“有冰的地方”,与齐齐哈尔市隔江相望。十七世纪中叶,达斡尔族为维护祖国统一,打响了武装抗击沙俄入侵的第一枪。在浴血奋战了半个世纪之后,离开了世居的黑龙江北岸,南迁到大兴安岭、嫩江流域。2010年,全国达斡尔族人口约有13万人。
1998年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哈拉老村被百年不遇的嫩江特大洪水冲毁,全国政协投资3000万为灾区兴建了现在的哈拉新村。哈拉新村现有人口1100人,百分之七十是达斡尔族,被誉为“中国达斡尔族第一村”。哈拉新村是以达斡尔族为主体的民族新村,拥有达斡尔传统民居、达斡尔文化展览馆、达斡尔风情园、哈拉古城、奶牛集中饲养场等特色各异的民俗古迹,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民族特色,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成为国家AA级景区、全国一百个重点民俗文化村。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没有进村里,但从他们的思想意识、人们的精神风貌,已经感受到了这个少数民族村的对于文化建设与旅游发展的重视。
达斡尔人现在依然保留着很多民族习惯,比如春节拜年、新娘给公婆装烟等礼仪风俗。在春夏时节,他们喜欢采集柳蒿芽、黄花菜,达斡尔语称柳蒿芽“库木勒”,是达斡尔人从小酷爱食用的一种野菜。现在,每年五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达斡尔族的“库木勒”节,人们聚集在风光秀美的草原上,品尝绿莹莹、香喷喷的“库木勒”汤,进行极富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
这次在哈拉新村吃的午餐上我们有幸吃到了“库木勒”,这道菜对我来说是太熟悉了,这是我们从家乡带过来的一个保留菜,我们称这为“柳蒿芽汤”,家里的冰箱里永远都存有家乡人带过来的速冻或者保鲜的“柳蒿芽”。我们是用排骨和饭豆炖柳蒿芽,绝对的绿色,而且不油腻,清肠胃,那是百吃不厌。
从梅里斯回来后,我立即就炖了一锅,达斡尔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亲人的味道。也许,这也是我的达斡尔情结吧。
▲26、这是现在的哈达新村,我们没有走进去,图片来自网络和展览,在此感谢!

▲29、这是俺家做的柳蒿芽,几年前拍的,专门发过博文《清清柳蒿芽》,上面有具体的做法,不妨试试
阿邦网扎龙鹤乡旅游攻略:
冬天到齐齐哈尔来看丹顶鹤
齐齐哈尔扎龙自然保护区-鹤的故乡
齐齐哈尔特产有哪些?
齐齐哈尔冰雪鹤城生态之旅精品游线路
黑龙江齐齐哈尔劳动湖上冰上运动图展
赏鹤舞北国游冰雪关东 齐齐哈尔滨冬季游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