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童年林区孩子伊春冬季摄影比赛伊春冬季旅游旅游 |
分类: 伊春-小兴安岭 |
林区孩子美丽“冻人”的寒假生活
文/图
伊春。小兴安岭。2013年1月18日,腊七,气温-29℃~-14℃。东北有句俗语,叫作“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这是说这两天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腊七这天,我从红星大平台回到了伊春。原以为伊春的天气会比大平台要暖些,而且这天的活动就在我们住的梅花山庄还有市里,所以我脱掉了毛坎肩,没有想到早晨出去在度假村里转了一小圈却冻得够呛,马上回房间又全付武装起来了。
腊七的上午,我们来到伊春的北大河冰雪基地和育林小学感受林区孩子们的寒假生活。开始感觉冻得缩手缩脚,但看到孩子们在冰雪里尽情的疯耍,做着各种游戏,他们美丽“冻人”的童年热情,一下就点燃了我心里的热度,立刻就忘记了寒冷,追逐着他们童真的乐趣和欢欣,尽情地记录着这些带给我美好回忆的童年快乐。
我的童年是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大兴安岭的牙克石度过的,看到这些孩子们我童年的记忆便像电影一样回放起来。记得也就是四、五年级的时候吧,旗里举行滑冰比赛,别看我不会滑但我爱看滑冰,就跟着小伙伴们跑到一道街的冰场去看速滑比赛。记得天气非常冷,棉袄外套着姐姐的大棉袄,脚下穿着胶皮乌鲁(这是谐音,不知道是哪两个字),在冰上站得时间长了脚都冻疼了,就和小伙伴们一起“踢脚拌”来活动取暖,即使是这样的冷但还乐此不疲地站在寒风中看滑冰比赛,为运动员们叫好。
冬天的游戏也踢键子,但可不是现在买现成的键子,那键子是自己做的。键子的毛是羊皮毛,毛越长越好,键子的坠地是用铅做的。知道当时的铅是怎么来的吗?那时的牙膏皮是铅作的,孩子会攒好久才可以凑成几个牙膏皮,先把牙膏皮放在火铲子上在炉里融化它,事先用个土豆挖好一个圆形状的小坑要与皮毛的大小相同,然后上面弯好一个铁丝插在上面,这是以后要穿皮子用的。等到牙膏融化开了一下就倒进事先做好的土豆模子里,等到慢慢的凝固就成了键子的坠,穿进毛皮就做成了键子。这键子的坠太轻太重都不好,这就要看掌握的技术了。别看俺这小姑姑家家的,也学着哥哥的样子实践过,记得我当时的技术在同伴里还算是不错的,而且我的叔叔在设计院里能给我淘到质地比较好的皮毛,所以做出来的键子既好看又好踢,我好像一口气能踢近百个,而且还会编花,用孩子们的话叫很“大将”。
在人生知天命的季节里回望童年,是那么的遥远,又是那么的亲近;是那么的寒冷,又那么的温馨;是那么的感慨,又是那么的感动。我不知道这个日子在这些孩子的记忆里能够是否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我相信,在林区成长起来的童年一定会成为他们人生中难忘的回忆。
从这些场面里,你感觉到天寒地冷了吗?你听到孩子们的笑声了吗?你被他们的冰雪快乐感染了吗?这就是林区孩子们美丽“冻人”的童年瞬间。冷,很可怕;冷,也很可爱。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林区人把寒冷当成资源,演绎出了寒冷中的趣味,冰上飞舞,冰上爬犁,抽冰尜,雪上滚动,打雪仗,只有在冰雪的快乐中,你才会真正懂得什么叫——冬天。
▲16、可爱的童年——还流鼻涕呢
新浪草根博客首页
新浪博客首页
新浪图片博客首页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