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识饶河。蒙着面纱的乌苏里江

(2012-10-06 17:51:38)
标签:

饶河

乌苏里江

乌苏里江晨雾

乌苏里船歌

分类: 佳木斯--鹤岗-双鸭山

 

初识饶河。蒙着面纱的乌苏里江

 ▲01

 

 

 

初识饶河。蒙着面纱的乌苏里江

 ▲02

 

 

初识饶河。蒙着面纱的乌苏里江

/  冰城馨子

 

 

说起饶河,很多人不一定听说过这个小城。但要提起郭颂唱的那首《乌苏里船歌》你一定不会陌生,这首乌苏里船歌就诞生在这里,歌中唱的大顶山就在饶河境内,它被赫哲人奉为圣山。

 

饶河,顾名思义,富饶的河,这条河就是乌苏里江。乌苏里江不仅富饶,而且还是全国没有被污染的几条大江之一。乌苏里江原本是中国的一条内河,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了《北京条约》后,变成了中俄界江。饶河是乌苏里江沿岸最大的边境城市。

 

选择这条湿地线路,是因为曾经路经饶河拍了几片那里的湿地风光,丛林与河湾酷似鹜源的月亮湾,只是这里更加的自然。LG本来对这次出行兴趣不太大,但一听说去饶河就来了精神,可见饶河之魅力了。第一天车行七个多小时,傍晚抵达饶河时,饶河的朋友已经热情地在县城门来接我们了,而且还请来当地的两个摄影家前来陪同。晚饭非常丰盛,饶河的特色大马哈鱼、新鲜的大马哈鱼籽,还有赫哲族的特色拌生鱼。

 

第二天早晨四点钟,张主席来电话说雾很大,能见度低不太适合拍照。但我们早已按耐不住迫切的心情,有雾又何妨,也许更有特色呢。果然,来到近在咫尺的乌苏里江边,只见江上雾色朦朦,时而一叶小舟在飘雾的江上游荡着,时而渔人的小汽垫船慢慢划过,远处的树木在雾中时隐现,近处的打渔人晨练人低声私语着,朦胧的雾色很像江南,好似一幅水墨山水的画卷展开在江畔。

 

江岸上已经有好多的打渔人在收获着他们的果实了,他们使用的方法有个特别是的名字“叫犟眼子”,据说是从俄罗斯人那里学来的,打渔人在岸上拉网的感觉非常美,像纤夫拉纤,像一枚琴拔弹奏起乌苏里江的晨曲。

 

初识饶河,虽然遇到了一个大雾天,但乌苏里江的晨雾给了我们非常美妙与浪漫的感觉。朋友说江边的日出非常美,这让我们对揭开了面纱的乌苏里江充满了渴望。老天没有让我们失望,在饶河的第三个清晨我们邂逅了乌苏里江的绚丽朝霞......

 

 

 

初识饶河。蒙着面纱的乌苏里江

 ▲03

 

 



初识饶河。蒙着面纱的乌苏里江



初识饶河。蒙着面纱的乌苏里江
 ▲04




初识饶河。蒙着面纱的乌苏里江
 ▲05

 

 


初识饶河。蒙着面纱的乌苏里江
 ▲06

 

 


初识饶河。蒙着面纱的乌苏里江
 ▲07

 

 


初识饶河。蒙着面纱的乌苏里江
 ▲08

 

 


初识饶河。蒙着面纱的乌苏里江
 ▲09

 

 


初识饶河。蒙着面纱的乌苏里江
 ▲10




初识饶河。蒙着面纱的乌苏里江
 ▲11

 

 


初识饶河。蒙着面纱的乌苏里江
 ▲12

 



初识饶河。蒙着面纱的乌苏里江
 ▲13

 

 

 

初识饶河。蒙着面纱的乌苏里江

 ▲14

 

 

 

初识饶河。蒙着面纱的乌苏里江

 ▲15

 

 

 

初识饶河。蒙着面纱的乌苏里江

 ▲16

 

 


初识饶河。蒙着面纱的乌苏里江
 ▲17

 

 


初识饶河。蒙着面纱的乌苏里江
 ▲18

 

 


初识饶河。蒙着面纱的乌苏里江
 ▲19、这种打渔有个很有意思的名字叫“犟眼子”,据说是俄罗斯打法

 



初识饶河。蒙着面纱的乌苏里江
 ▲20


 

 

初识饶河。蒙着面纱的乌苏里江
 ▲21

 

 


初识饶河。蒙着面纱的乌苏里江

 ▲22

 

 


初识饶河。蒙着面纱的乌苏里江
 ▲23

 

 


初识饶河。蒙着面纱的乌苏里江
 ▲24


 


初识饶河。蒙着面纱的乌苏里江

 ▲25

 

 


初识饶河。蒙着面纱的乌苏里江
 ▲26

 



初识饶河。蒙着面纱的乌苏里江

 ▲27


 

初识饶河。蒙着面纱的乌苏里江

 ▲28

 

 

 

初识饶河。蒙着面纱的乌苏里江

 ▲29、感谢张主席清晨就开始陪着我们


阿邦黑龙江旅游: 

古筝《乌苏里船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