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知青》热播《知青》影视基地锦河农场冰城馨子 |
分类: 黑河-五大连池 |
走进电视剧《知青》拍摄基地,寻找岁月的痕迹
文/图 冰城馨子
五月份去黑河锦河农场参加杜鹃花节,去锦河农场电视剧《知青》拍摄基地参观,当时听锦河农场的王毅场长说在这里花了近一年的时间拍摄的四十五集电视连续剧《知青》马上就要播出了。《知青》的编剧是由著名作家梁晓声创作,而锦河农场就是当年梁晓声到北大荒下乡当知青生活战斗过多年的地方。电视剧《知青》的大部分情节都是发生在黑龙江建设兵团,所以《知青》拍摄的内容多数都是在锦河农场的影视基地,或者在锦河农场的实景中。
尽管参观影视基地时还没有看到《知青》这部电视剧,尽管这样的知青生活对于我们来说很陌生,但是当大家走进《知青》的生活场景时,对那个年代的记忆、抑或间接的了解便都复苏了,那些熟悉而遥远的标语、奖状、火炕、黑板报、冲锋他、大马车、毛主席著作,等等,既亲切又久远,跨过半个世纪的漫漫路途,对那段历史尽管予以否定,但知青们以及他们的亲人在那个年代经历的无论是心路历程,还是生活故事,都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
从锦河农场电视剧《知青》拍摄基地回来,就一直热切地期待着《知青》的播出,这些日子一直关注着《知青》剧情的发展,这部剧着力刻画了赵天亮、周萍、赵曙光、孙曼玲、齐勇等为代表的知青群体,描写了他们在知青岁月中悲欢离合的故事。真是几次被知青们、乡亲们、还有他们的家人们的真情打动,那个年代朴素的情感和情谊跃然于荧屏之上,比如:山东屯的乡亲和知青救兵团的知青,陕西的乡亲们为保护知青的付出,哈尔滨人对知青的热情帮助等等,这些真实的写照,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几个上海女青年在哈尔滨转车就住在知青“小地包”家里的二层铺上,这在现在有点不可理解,但在当时的那种知青战友情就是亲人一般。
在黑河,我们还参观了由知青们集资建造的《知青博物馆》,这个博物馆我已经是第二次来,它很令我震撼,不仅是规模,主要是内容和细节特别的感人,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展览让我流泪的地方,回来后曾经发过题为《知青博物馆:一部知识青年汗水、泪水与鲜血凝成的历史》的博文。这些故事让人理解着那样一代人的虔诚,那样一代人的苦痛,那样一代人的怀念。
我的身边有不少就是从这片土地上走出来的知青,他们对这段生活的过程感受是复杂的,他们爱过、恨过、喜悦过、报怨过,但最终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表示无怨无悔,珍视着那段珍贵的生命历程。正如歌中唱道:“我们曾经用身躯亲吻精神的花瓣,我们曾经用心灵编织理想的花环。我们曾经用微笑面对命运的挑战。我们曾经用歌声唱响美好的期盼。”《知青》的播映不但让当年有过经历的人们回味和感慨,更让七零后的人们了解与理解着当年知青生活的内幕,和他们当年经历过的虽然没有枪林弹雨,却也充满了艰苦卓绝的磨砺。
在《知青》拍摄基地,听着当年的老知青讲述着曾经的经历,也和朋友们模仿当年的动作,笑着摆出“革命”的姿势来拍照。笑过之后不同得也陷入了一份深思:我们来到这里只是觉得好玩,甚至觉得当年所为的“可笑”,但这样一个拍摄基地的留存,一部历史电视剧的演播,我们究竟要从中感悟到什么?也许,这也是《知青》以及《知青博物馆》和那段历史留给现代人的一份思考吧?!
《曾经》
——知青主题曲
一代人的追忆,荡涤难以平静的心田。
难忘那苍茫岁月,呐喊着温暖的春天。
磨练伴随着无怨无悔,展开人生的风帆。
我们曾经用身躯亲吻精神的花瓣,我们曾经用心灵编织理想的花环。
我们曾经用微笑面对命运的挑战。
我们曾经用歌声唱响美好的期盼。
梦里的晶莹泪光,闪耀你我曾经的容颜。
风雨中的思念,一路相伴着过往流连。
那里有雪野大地,那里有战友的生死相牵。
那里有山村大川,那里有父老乡亲的惦念。
我们曾经用身躯亲吻精神的花瓣,我们曾经用心灵编织理想的花环。
我们曾经用微笑面对命运的挑战。
我们曾经用歌声唱响美好的期盼。
我们用歌声唱响心中的永远。

(知青剧照来自于网络)
从哈尔滨可以坐飞机、火车、汽车先到黑河市,从黑河市乘汽车到锦河农场,二十分钟即可到。
附近还有《闯关东》影视基地、朱家大院、俄罗斯风情一条街和《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影视基地等。
想听这首歌,可以点此:http://www.kaixin001.com/repaste/61833885_6803983197.html
前一篇:雨夜花开。清晨泪
后一篇:森林别墅,一个可以安放美梦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