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童古村:那青藤布满的雕花岁月


标签:
前童前童古村宁海前童浙江古镇雕花岁月 |
分类: 祖国各地游 |
前童古村:那青藤布满的雕花岁月
文/图
走进古村前童,你仿佛一下便回到了几百年前的时光中。青瓦灰房,街巷纵伸,石道蜿蜒,小溪淙淙,雕花精制,阁楼高悬。当年童氏自南宋绍定年间在此定居后勤耕好学,明初,童伯礼两次礼聘方孝孺讲学于石镜精舍,奠定了诗礼名家的基础。自此,前童这个名不经传的小镇子,遵循引水植树优化环境、耕读敦睦、训育后人的美德,历代人才辈出,形成了“小桥流水遍庭户,卵巷古院藏艺文”的古文化风范。前童,是浙东地区保存至今的一座最具儒家文化古韵的小村子。
走在前童,岁月的风尘遗风般地洒落在那些长着青藤、布满沧桑的院墙、门窗、石路、小桥和门前的潺潺流水中,全村尚存的1300余间古民居,留有宅院、祠堂、牌坊、门楼、亭台等众多的各式古建筑,村民家中古老的家什,古人的字画、碑帖、匾额向人们展示了深厚的文化沉淀。据说,前童古村完整地保存着明清以来原有的风貌,村民们沿袭着传统的习俗,七百多年间的风雨对前童来说,似乎只是光阴的一瞬,它就这样自然如初地生活在光阴里,成为江浙一带保存极为完整的历史古村落。
如果你细细地感受前童,你会发现那些精美的雕刻是如此的动人。前童村内密集的民宅多为清代中晚期所造,整体格调保持着中国古老的传统之美,突出求吉利、明理义的儒学观念。建于嘉庆廿五年(1820年)的四合院,对称式的马头墙上有“群峰簪笏清流映带”墙额,墙尖塑“鱼化龙”,门廊穿堂嵌“五福寿”,正房窗棂刻朱子家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等文字和图像,门窗腰板刻菱藕、鱼瓜、春蚕等浮雕,真是不仅讲究,更具内涵。这样有意味、有涵义的古朴精美的元素遍布全村的各个角落,甚至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还依然保持着那份古朴的生活状态和表情,让你不由得好奇地想追踪这个古村落的风尘岁月。
前童村之所以能完整地留存至今,自然与远离大城市、交通不便和经济欠发达有关,但重要的原因应该是有赖于前童人热爱家园、热爱故乡、热爱文化的意识和追求有关。据说,小小的前童却是人才辈出,从南宋1233年建村到清末,有234人中了科举,明清时不少童家子孙在朝廷做过官。从近代到现代,前童出了400多个著名学者、专家、艺术家和高级知识分子,建国以后,这座近2万余人的村里,培养了近700个大中专以上的人才,其中有350个大学生,10个博士。
前童是幅画,挂在浙东白溪平原上的明清建筑画卷;前童是个迷,深藏着无数的长满青藤刻满雕花的光阴故事......
▲03
▲04
▲05、前童三宝:前童豆腐、前童空心腐、前童豆腐干。特产有前童香干、霞客饼等,这可是最纯正的啊。
▲06
▲07
▲08
▲09
▲10
▲11
▲12、这里至今张挂着的“仕官禄”记载着从南宋时前童人做官的记录;下面的“阃德略传”好像是专为前童的媳妇守寡立的传。这两个匾估计很有年头了。
▲13、这位老奶奶已经九十多岁了,现在一个人住在古村里
▲14、老奶奶的话我们听不懂,导游给我们翻译,她说九十多了,一个人住。看到屋子里靠着锅台很近的小床。
▲15、右面的老爷爷也九十多岁了,这里的都很长寿
▲16、从这些雕花里就可以感受到当年的生活是如此的华贵与精制
▲17、据说,现在住在前童的年轻人已经不多了,大多受不了这里简陋的环境了,到是老年人还喜欢住在这里,一般都住在阁楼上。前童的故事还在延续着。。。
前童 旅游小贴士:
交通:从宁波火车站乘中巴到宁海总站后(车票18元,车程1.5小时),乘102路公交车到西站或南站,转乘面包车可达,4:52~17:45每10分钟一班,车票2.5元,车程25分钟;也可从宁海总站打车到西站,6元可到,再转乘到前童的中巴,车票3元,需30分钟。门票:70元(包括5个景点)住宿:镇上既有宾馆、旅店,也可借宿农家,设施条件都可以,整洁舒适,价格一般在30到120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