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哈尔滨老道外情结...

(2011-04-05 17:39:31)
标签:

哈尔滨老道外

中华巴洛克

圈楼

道外老屋

老道外情结

分类: 哈尔滨道外老屋

 

我的哈尔滨老道外情结...

 

 

我的哈尔滨老道外情结...

文/图  冰城馨子

 

去年三月份道外中华巴洛克第二期改造之始,我去记录了当时拆迁的一些情景。从2006年10月份开始,记不清是多少次来道外拍老院子了,但我知道继第一期拆迁之后,随着第二期的拆迁,这些老院子、老房子将越来越少,尤其是南三道街这片中华巴洛克原貌保持最好的老院子,如果要是再被拆的话,那哈尔滨道外这片世界上最大片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将是巨大的损失。

 

记得当时在南三道街那个方方整整的老院子里,有政府某些有关部门的同志陪着几个媒体记者来访问一个在这个院子里住了一辈子的老大爷,当时我带媒体来的那个同志,这个院子是否能保留,他们说修旧如旧,听了这个消息我非常的高兴,我想如果能原貌地保留下来一个老院子也好啊,做为一个活生生的博物馆,它的意义是无法替代的。

 

今年初,听说道外搞了个“首届中华巴洛克文化节”,看到朋友们发的图片,新建的中华巴洛克街区装饰让我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一向关注道外民俗的我竟然一点都没有前去观赏的欲望。但在心底一直惦记着那个将要修旧如旧的老院子,我期待着它修好的那一天再走进去。

 

前段时间,《黑龙江晨报》准备做一个关于老道外中华巴洛克街区的连续报道,他们得知这些年我跟踪拍摄道外的老院子、老房子,关注老道外的变迁,所以对我的关注中华巴洛克保护的感受进行了采访。与他们交谈我得知,现在南三道街那个将要“修旧如旧”的老院子已经化为平地,那里将要盖起来的是新的“中华巴洛克”。可以说,这个消息对我来说真是沉重的打击,很多人对拆迁老房子有微辞,但我觉得那里的居住条件实在是太差了,改善百姓的生活条件是政府的责任,要想把所有的老院子、老房子保留下来修旧如旧政府也许没有这个能力,但如果能保留下来一小小的部分,哪怕就是一个院子,让游人来了能够看到真正的、原貌的“中华巴洛克”,这样的结果应该不奢侈吧?万万没有想到,那个风貌保持依然很好的、典型的中华巴洛克建筑、老院子,已经化为云烟,只能去从图片和记忆中寻找了......

 

从2006年10月那个晚秋有些寒意的日子开始走进哈尔滨这段特殊历史凝成的老建筑群后,六年多的时间里我已经记不清来过道外的老院子多少次了,至少是拍了几千张的图片。第一次来的时候第一期还没有拆迁,可惜那些照片资料我找不见了,而且发的博文的图片也不显示了,就像那片已经消失了的老房子只能在记中了;记忆最深的一次是我从北一道街一直拍到北十六道街,每个院子都拍了个遍;最感慨的是在北五道街33号见到的一位九十六岁的老奶奶,他在这个小屋子里住了七十年;最难忘的是朋友的女儿看到我拍摄的这些老房子后,她与同学一起把这个老院子的故事拍成了一部纪录片;最让我高兴的是,我的一组《老道外的阳光》组照在“发现哈尔滨摄影大赛”上获了优秀奖......说起道外,真是有太多的故事了,已经发的博文三十篇,如果让我再写上三十篇我想还能感慨无限的。

 

去年底去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建筑——福建的土屋参观,感觉这土楼与我们称之为“圈楼”的道外中华巴洛克有着某些的相似之处,而那已经是几百年的建筑了,有些也已经成了危楼,但却仍然被保护得极好。也正因如此它才真正成了“世界文化遗产”,遗产的价值是历史,是沧桑的历史,是珍贵的历史,而不是仿造出来的建筑。已经拆掉的建筑不可能恢复原有的历史了,只是希望以后的第三期、第四期中华巴洛克建设能让人少些遗憾......

 


我的哈尔滨老道外情结...▲01、这是我2006年10月第一次来道外拍老院子朋友给我留下的纪念,我拍的照片不知道藏到哪里了,希望有一天重见新日。这些院子现在已经全部不在了。

 



我的哈尔滨老道外情结...

 ▲02、这是2010年春、夏两次去拍的小特写,那些岁月、时光、日子、记忆和回味。

 

 

 

我的哈尔滨老道外情结...

 ▲03、住在老道外的人们。。。

 

 

 

我的哈尔滨老道外情结...

 ▲04、我一直惋惜的就是这个老院子,上下片是两个方向,方方整整的格局,非常鲜明的四方院落。上图的老大爷在这里差不多住了一辈子。它真的消失了吗?我一直不敢相信。

 

 

 

我的哈尔滨老道外情结...

 ▲05、老道外那些雕刻的岁月,诉说着多少让人无法知晓的故事?

 

 

 

我的哈尔滨老道外情结...

 ▲06、这些楼梯、走廊,曾经走过多少光阴,见证了多少的苦痛与幸福?

 

 

 

我的哈尔滨老道外情结...

 ▲07、没有呼吸,但有生命的门。无需语言,只有意会。

 

 

 

我的哈尔滨老道外情结...▲08、已经消失了的大约是哈尔滨最狭窄的老胡同。。。孩子,你曾经抚摸的那块老砖头注定成了历史。

 

 

我的哈尔滨老道外情结...▲09、道外北大六道街5号——现在仍存在的老院子。不知道它的命运将是如何?


 

 

我的哈尔滨老道外情结...

 

 

下面的这篇是黑龙江晨报两位记者的采访稿,部分节选发在2011年3月29日第五版“民生”专题上。黑龙江晨报先后发了三期《老道外中华巴洛克街区的一声叹息》的系列报道,请各界人士对于前两期的中华巴洛克改造谈看法和感受,并献计献策。我觉得黑龙江晨报的这个关注非常好,真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重视起来,别给我们的城市历史留下太多的遗憾了。

 

 

●用镜头记录老房子的馨子

文/《黑龙江晨报》记者 郑璐 杨宇

 

她,不是文物专家,不是古建筑专家,却在寻访着一处处古迹,拍下古迹残留的风华;她,不是官员,不是学者,但她用自己的照片和文字感染和影响了很多人去寻访古迹,踏寻老建筑背后的文脉;她的网名叫冰城馨子,一位温婉娴静的女子,却用手里的镜头在讲述着这座城市的故事,用照片呼吁人们关注自己的城市,守护城市记忆。

 

她的本名叫赵天华,既是阿邦网黑龙江旅游的帮手,又是新浪博客上的名人。在网上搜索“冰城馨子”四个字,一下子跳出好多信息,几乎都是关于旅游和老建筑文化的。

 

馨子告诉记者,从2006年开始她一直致力于老道外老房子、民间文化的拍摄和保护。在馨子的博客上,有一个分类叫做“哈尔滨道外老屋”,里边近30篇文章记录了2006年以来,她始终关注的老道外变迁,老房子里的人和事。第一篇“道外老屋”发表于2006年10月,拍摄的对象就是现在已经完成重建的南三道街。在馨子的镜头里,5年前的南三道街“感觉像那个电影里的一个个镜头”“生活的气息让人遐想”,“那错落的楼梯,让人想起它夕日的辉煌”,老房子里的居民“在暖暖的阳光下,他们的笑容很美”。馨子在博客上写到“偶然间看到道外的老房子便萌发了拍摄的想法。”、“这些房子差不多都有七、八十年的历史了,近些年改造居住环境,已经拆迁新建了好多小区。老房子已经越来越少,虽然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消息,但一些古老的建筑,一些具有独特风格的住宅和院落,已经开始慢慢的在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作为一段历史,它们曾经有着自己的辉煌和繁荣;作为逝去的岁月,它们饱含着太多的风霜雨雪。”、“当我站在一个个的院子里看到那凌乱、陈旧、拥挤、错综的房子,涌出的惊讶感觉时,开始我非常兴奋。一直以来,我对旧物有种说不出来的情结,喜欢这样凌乱而且陈旧的美,觉得新的东西我们可以创造,旧的却是岁月的锤炼凝成的,这是最难能可贵的。”接下来的日子,馨子一直坚持拍摄、写作关于道外老屋的题材,老屋子里的市井生活、老街上的门牌匾额、大杂院里的复杂心绪都被她一一记录。

 

2010年,南三、南二的巴洛克街区要接受第二次改造,馨子得到消息后,立刻又来到了老道外,用镜头记录了拆迁之前的老道外。“三年前开始来道外拍老院子,就是从南三、四道街开始的。第一次走进这古老的大院,让我非常的震惊,这就是哈尔滨独具特色的中华巴洛克,街上看的外观具有巴洛克风格,走进院子里就是中华标准的四合院风格,还有南方特色的楼梯走廊,中国民间手工雕刻等等。这里的老住户很多都搬走了,不少都是外来租住的,但有一些老住户的老人们还住在这里。接触过一些这里的百姓,他们非常的纯朴,但看到这里非常恶劣的居住条件,也真是感到心酸。但听说这些老建筑要拆,心里还真是泛起一种依依不舍的感觉。”馨子在博客上说“但愿不久的将来再来到这里,依然还能看到比它过去的风采更为鲜明的东西。”

 

采访时,馨子告诉记者自从巴洛克二期改造完成以后,她还没有来得及再去拍摄过。她和记者说,对老道外、老房子的感情已经很深厚了,每次去道外拍摄她的心情都有些复杂。当年去拍老房子,馨子看到老人拎着大水桶从楼上向下艰难的行走时,“心突然酸楚起来,真的有些不忍拍下去的感觉。”如果这样的居住条件不改善,对居民并不是一件好事,可是老建筑到底要怎么改造,怎么保护才是最重要的。馨子认为,已经拆掉的东西都不可再复制了,现在最重要的是,怎样把现有的老建筑保护好,留住有生活气息的老道外。馨子说,与南三、南二道街一街之隔的北二、北三道街里的很多老房子,她也都去拍摄过,留下了不少珍贵的照片。现在,馨子作为一个始终关注老道外的人,最关心的是能把这片老建筑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

 

 

我的哈尔滨老道外情结...在此,感谢晨报的两位记者,你们让我对老道外的中华巴洛克更加的关注;也衷心地感谢为我留下在道外身影的朋友。

 

更多的道外博文,请看我的老道外专辑: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5305362_13_1.html

 

背景音乐《风居住的街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