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旺河那片红松林,虐风狂掠,雕塑疮痍与警示。


标签:
伊春汤旺河汤旺河风灾遗址二青林场旅游 |
分类: 伊春-小兴安岭 |
不知道你看到这片树林有什么感觉?这光秃秃的没有了树尖、树叶的树有什么可看的呢?这横倒竖卧的树林与枝丫又是怎么可以成为景观的呢?
2008年8月5日凌晨4时10分之前,这里还是一片世界珍贵的红松原始林,就是那场突如其来的中心瞬间风力达到13级以上、持续了近十分钟的强暴风雨,让伊春的汤旺河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灾害,致使森林受损面积达到1400公顷,这便是二青河林场被全部刮倒的49公顷的红松原始林。
伊春拥有世界面积最大的红松原始林,小兴安岭红松的珍贵,在于它的原始林是历经百万年乃至更久远的沧桑寒暑之变才进化而成的。这里的红松树龄一般都有三五百年,树高至少都三四十米,树径也都有百十厘米,很多粗到无法环抱。就是这样珍稀的原始红松林,顷刻之间,汤旺河二青林场49公顷的红松原始林化为乌有,风灾过后,有的拔根而起,有的中间劈立,有的残碎无样,仅存有一点点的残树竖立,而且齐刷刷地树尖全部被削去。。。
这场风灾给汤旺河带来了无以计量的损失。也许,这些倒下的红松卖掉可以有效益,但是汤旺河人没有那么做,他们透过这场风灾总结的是教训:由于历史上的过量采伐,使这片红松原始林尢如一片“孤岛”处于森林海洋之中,所谓“林秀于林风必摧之”,因此导致了这片红松原始林在这次强暴风雨灾害中被全部摧毁。为了教育警示后人,汤旺河对二青林场红松风灾遗迹进行了保护性开发,建立了森林风灾遗址景区一是保护,二是供游人参观,让人们在游览中对破坏森林生态环境危害的深思,呼唤生态保持意识。
走在这片红松风灾遗址中,尽管那天的天很蓝,风很柔,但那横七竖八、交织错落、满目疮痍的残树,似乎让人听到了当时狂风大作的怒吼,还有那撕心裂肺般的劈立。2008年8月5日凌晨4时10分到20分这十分钟里,谁都不知道汤旺河二青林场这片49公顷的红松林,当时发生了怎样的惊心动魄,也无法想像当时几十米高、几十、几百公分粗的红松经过了怎样的与风暴的搏斗。那些遍体鳞伤、残迹斑斑的倒下的树木,无言地述说了一场大自然的激战,它们用自己倒下的身躯,向人们诉说着保护濒危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所在。
在这风灾遗址里,大家都有些沉重。人们默默地看,细细地拍。残枝断树,沧桑飘零,让人心痛,也让人思索。记得中国艺术摄影家协会的杨晓利老师说,有机会他要再来一次,独自一人在雨中拍摄这片残林,说这里实在有太多要品味和感悟的东西。是的,这里真的适合寂静中的思索。那次参观风灾遗址实在是来去匆匆,无法真正停下脚步来感受那样一种自然狂飙震撼的呐喊,这也是我一直没有整理这些图片,一直没有动笔的原因所在。在这样一个寂静的冬天里,回望曾经的走过的那片已经不复存在的红松林,似乎我是一个人走在了那样寂静而又躁动的松林里,我好像听到了风的狂叫,树的哀鸣。
汤旺河森林风灾遗址,是一个值得去的地方。它虽然没有汶川地震遗址那么惊心动魄,但那些枯树残枝铸就的疮痍与悲怆,足以让人震撼和反思!
04
05
清华大学韩子善教授在风灾遗址
06
07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这些红松应该是最坚强的战士了,竟然叶子绽绿。不知道多年后,这片林子能够发生什么样的奇迹。
阿邦旅游最近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