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记忆---影像书签回放

标签:
青岛回眸旅游 |
分类: 祖国各地游 |
01、这便是特色青岛——我喜欢的青岛。
02、
今天早晨,阳光很明媚,这多少让我的心情松缓了一下。迎着半米阳光折腾了会,然后在窗前看书。可是,转眼间天就阴郁起来,接到朋友发来的“光棍节”的信息,让我想起了前天万树摇风老师给我的留言,去年的11月11日在青岛。那天,我和心路来到了青岛市区,按照万树老师事先给画的线路,先后登上小鱼山、信号山、还有一个酒店的楼台,游了鲁迅公园、小青岛、青岛特色胡同、最后到了五四广场。这一天的收获可真是太饱满了,圆了我一直想要欣赏青岛红瓦绿树黄房的多年愿夙,而且是从同不的角度,多侧面的游历和拍摄。
一年的日子365天,很多都悄然走过,然后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能够给人留下深刻记忆的日子屈指可数的并不是太多。可有些日子,当你突然打开了它的记忆闸门的时候,你会发现有那么多闪光的东西曾在那些日子里珍藏。当我打开去年“青岛之行”的文件夹时,那些影像的记录让我一下就回到了那个美丽的海滨地市,回眸走来的路,拍过的景,留下的记忆,感觉它好像很遥远,似乎是一场曾经做过的美梦。
感谢你,亲爱的朋友们,无论是在黄岛,还是在青岛,一份暖暖的友情一直在我身边陪伴;感谢你,可爱的相机,是你为我记录了这些珍贵的镜头,让我美好的记忆有了更形象、更生动的记载。不可想象,如果不是拍摄下来这些可让我永远留存的景色,我怎么能在一次次的回味里有着更加透彻的感受。现在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自己一直称我的拍摄是一种“记录”,因为实在太沉迷于记录生活印迹和感受的快感了,并在过程中和以后的日子里,非常享受它的记述。当它偶尔成了一种艺术的表现而被欣赏的时候,那便是我的意外收获了。
十多年前,在一份小报的副刊上看到过一篇游记,不知道为什么上面写青岛“红瓦绿树黄房”这几个字给我印象那么深,以至成了一个美丽的愿望。更没有想到的是,通过网络,通过博客结识的好友让我的这份情愫了结在了2007年的秋天,因此送给我了一个非常美丽的秋天。
这枚影像的书签,让我再次将视线略过那曾经让我激动不已的红瓦房,心路再次扬起幸福的风帆。
03、鲁迅公园海边
04、信号山
05、小青岛公园海滨
06、觉得这张图片很体现青岛的特点
07、最喜欢青岛层层叠叠的山间中红房点缀
08、远眺小鱼山
09、这里如我想象中的红瓦房太相似了
10、这是最有青岛特色的老胡同里的一景
11、
12、不知道为什么,青岛路边上的猫特别多,你瞧它多惬意
13、这个普通的小楼让我记忆最深的是那排小玩偶,竟然当时兴奋不已
14、多么想在这样的路上与友再次相伴。
15、八大关的秋色如诗如画的记忆。
16、不这知道这个可爱的房子里住的是什么人,喜欢就留个影吧
17、信号山山顶观景台
19、青岛迎宾馆,典型的欧洲石头别墅,曾是当年德国胶澳总督的官邸,俗称“提督楼”。毛主席1957年来青岛下榻于此。
20、信号山上看日落,连那鸟也来凑热闹,怕也是被这夕阳迷住了吧?
21、沐浴在夕阳里
22、在博雅画廊里感受艺术的魅力
23、杂乱也是一种美,而且是大美。
24、五四广场
25、夕阳落下后,还有美酒。
仍记得刚刚登上小鱼山时,第一次居高临下观赏这红瓦黄房时的激动。今天,回放这枚影像的书签时,再次体味了那一刻的感觉。
我的阿邦黑龙江旅游专栏每日推荐:
走进黑龙江,会给你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