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飘雪中,教堂意犹未尽的风情

(2007-04-07 15:08:31)
分类: 哈尔滨风光心情
飘雪中,教堂意犹未尽的风情
飘雪中,教堂意犹未尽的风情

飘雪中,教堂意犹未尽的风情

飘雪中,教堂意犹未尽的风情

素有“东方小巴黎”之称的哈尔滨,沿街随处可见具有异域风格的建筑,其中众多的教堂建筑成为冰城地域文化的一道风景线,也是这座北方城市建筑艺术的独特景观。

这个周末天气暖洋洋的,此时我正坐在洒满阳光的阳台上回忆上周那个风雪交加、冰雪交融的日子。那是三月最后的一天,我在去了中医药大学拍完之后去了文化公园。那两天连续的拍摄很累,但在风雪弥漫,雪雾蒙蒙的景致里,我陶醉着那样少有的雪淞景色里,早就忘记了浑身的疲劳。

从文化公园出来时,天色已经很暗了,但想着很久没去附近大直街上的教堂了,便驱车赶到了那里。那个时候,雪一直在下着,似飘似扬的。灰色的天空下,圣母守护教堂和基督教堂意味无穷地伫立在飘雪中,昏暗的光线里,那深红色的墙身泛着葱郁的幽紫,这个时候的它们,就像走过岁月的老人,散发着一种经历风霜的成熟之美。站在风雪中,从取景框里截取它最动人的角度,似乎穿过了岁月的走廊,我感受了它那意犹未尽的动人风情。

过去家就住在附近,每次上街都要从它的身边走过。早时,教堂是用木栅栏围着的,似乎高高的杖子把这样的风情挡在了世俗之外,对我来说一切都充满了神秘。在城市建设、市容整顿的进程中,教堂终于去掉了面纱,它们以全新姿态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围之扩建的广场使得这里成了人们观光、休闲的场所,它了成了这条街上一道绚丽的风景。

每到假日,便可看到做礼拜的人们成群结队的来到这里,有时门外面也坐上了人,记得有一年的圣诞节晚上从这里路过,那里灯火辉煌,唱声朗朗,看到教徒们那虔诚的样子很令我敬佩。近些年来,很多年轻人来这里举行婚礼,不论是信教与否,我想经过那样庄严的仪式,对爱的理解和坚持应该在那样的时刻更有深刻的感悟吧。

曾和朋友聊起摄影的感想,其实有些美感是在留下这瞬间之后的品味才发现的。当我再次看这雪雾中的教堂时,感觉它就像一个童话的世界,我在记忆中拚命的回忆着当时所看到的影像,总感觉那有点像梦。很庆幸能够用手中的相机,把曾经的记忆中的美感记录与保留下来,得以让大家和我一起欣赏和享受,更重要的是当这个日子已经风尘在岁月里时,照片可以为我们打开记忆之门,呈现一份曾经的心灵历程和童话般的记忆。

飘雪中,教堂意犹未尽的风情

这个教堂是圣母守护教堂,始建于1922年,是著名俄国建筑师吉达诺夫设计的,是希腊东正教堂的基本样式。这里至今还存有1899年在莫斯科浇铸的重达2600公斤的大钟。

飘雪中,教堂意犹未尽的风情

飘雪中,教堂意犹未尽的风情

在此向远处隐约看到的就是基督教堂,相距只有几十米远

飘雪中,教堂意犹未尽的风情

一直不明白教堂前的这个小建筑是做什么的,可能是与之配套的吧。

飘雪中,教堂意犹未尽的风情

教堂西门

飘雪中,教堂意犹未尽的风情

教堂的东门

飘雪中,教堂意犹未尽的风情

这个是尼埃拉依教堂,人们习惯于叫基督教堂,带有北欧风格的哥特式砖木结构。1914年由德国人倡议,中东铁路局和民间捐助建成。当时仅供德国侨发和各国领事馆的教徒使用。

飘雪中,教堂意犹未尽的风情

飘雪中,教堂意犹未尽的风情

飘雪中,教堂意犹未尽的风情

意外地发现在这两座教堂的对面新落成的天主教堂,虽然颇具现代气息,但还是很具有独特的宗教风格。

飘雪中,教堂意犹未尽的风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