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松驰下来,好像有许多心愿要了,又什么都不想做,就是随心所欲的发呆。
这个季节卧室里面的上午总是阳光灿烂,坐在书房里也禁不住频频地转动转椅,凝望着那落地窗边披着一身光泽的绿树。索性躺在床上闭着眼睛晒太阳,忽然手尖一阵凉丝丝的感觉划过,惊醒般地睁开眼睛看到花猫温柔地趴在我的身边用小鼻子嗅我的手呢,我轻轻地为它梳着光滑的毛皮,它惬意地闭上眼睛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顺势把它搂在怀里,柔柔软软的感觉真好。
地上放着他刚拿带回来的我喜欢的豪华杂志《生活月刊》和我从书摊上买回来的《韵味》,阳光下,镀着金色的“生活”闪着熠熠的光泽,《韵味》封面上的徐晶蕾稍有夸张的装束在那张开着笑脸,生活的韵味感觉一下子便漫卷过来,这样的平静,这样的安谧,这样的温暖,这样的舒适,难道不是就是一种韵味吗?
我随着它欣赏和接受着“放慢你的脚步”的观念。这原是哈佛大学每年送给新生的一封信中的主题词。“放慢你的脚步”,不是给怠情者的许可证,只是想强调偶尔选择性地放慢脚步,能让你生活与工作得更好,给自己一些休闲时间,一些娱乐,一些独处的时间,你可能保留足够的精力,达到某个领域的一流地位。
《生活》倡导人生应从“快活”顿悟到“慢活”,放缓脚步其实是一种学会平衡的生活哲学。该快即快,能慢则慢,尽量以享乐家所谓的Tempogiusto(正确的速度)生活。一个真正的缓慢世界其实就代表着生活形态的革命------适者生存,慢者生活。
《生活》中不仅仅是在强调“慢活”,我在这里还时刻感受到这样的紧张感:广阔的日常生活与高度凝炼的情感智力生活的紧张感,貌似陈旧的历史与正在探索未来观念间的紧张感,逻辑性、抽象性思维与漫无边际的想象力间的紧张感,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的紧张感------也许,正是这种紧张感演变成了源源不断的新的创造力。
《生活月刊》的叙事风格有点像博客上的自然流露,它不像一本教科书那样的充满做作,那图片也不是什么弘大的场面,甚至我们博客上的任意一幅照片的场景都可以在那上面做个跨页什么的。可以看出它关注的是生活的本身,是人性的意义,是贴近生活的生活,所以亲切自然。
不知道今天的阅读是否和自己的心情有关。反正从背后射过来的阳光让我暖暖的,心生感激地品味着《生活》的韵味,感受着生活给予的一切。生活,真好;韵味,真美。
看到这样的阳光感觉真好
秋叶从厦门给我带回来的小笔筒很有意思,我很喜欢她那长长的影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