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关于公众号文章
从前,你喜看,我便多写,外在动机,只为千字买一笑,目标几近十万加;
后来,你少看,我懒得写,表面原因,写多写少只为你,点击从此难过千;
今后,你不看,我也会写,内在动机,从此只为我自己,相信小我能长大。
其实呢,你本是我,我也是你,中间隔着的只是一面镜子。
威海猫头山海边
虽然立春了,但寒意依旧。
年刚过完,我便独自一人背着包,开启了一小段自我探索、自我成长的心理旅程:只带了一本《荣格自传》——荣格与弗洛伊德决裂后也曾经历多年的迷茫,但随后便创立了影响深远的“分析心理学”——去威海海边待了5天。

银滩
“正月十六日,扬帆威海边。人生第三春,灯火阑珊处。闭关一周后,延迟满足时。出发”。这是动身前写的几句话,记录了启程时的感觉。他年朽木逢甘露,自信人生有三春。之所以选择威海,一方面是因为以前想去而没有去过,属于未知领域,可以探索;另一方面,寒中的威海边,人会很少,尤其是夜晚,正是心中的灯火阑珊处。也是期待自己能够在那里走向王国维的人生第三境界。白天观海可醒脑,夜间听涛能静心。
抱着“边走边看景,边想边成长”的心理,我来到了威海海边。

靖子海边落日
站在威海城北的猫头山上,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心中的困惑、不快、贪欲、烦恼、不平、抱怨、压抑------瞬间消失,只觉得神清气爽,一面感叹海之大,一面又感叹人之小。身后的枯草丛中,有不少尚未融化的积雪,不经意间,却发现白中有绿意,定眼细看,原来是小草的嫩芽在寒中冒雪而出!此情此景,不正是我这几年、尤其是此时此刻的心境吗?这几年,心气确实有些低,低得让自己心寒;但内心那一股火苗却一直还在,近来更有盖不住硬是要冒出来的感觉。此刻在猫头山的海边,被海水一激灵,就有了这一首“闭关”:
闭关
闭关灯火阑珊处,块垒顿消威海边。
寒中春意藏不住,雪里小草冒嫩尖。

雪里小草冒嫩尖
坐海轮登刘公岛,又坐大巴去了趟银滩。刘公岛的历史沧桑与民族创伤,揭示的是底蕴的厚实;而银滩的言过其实与房地产的过度开发,揭示的却是内涵的空乏。这两个对比强烈的地方,给我的心理感觉却很相似:荒凉。

刘公岛上的甲午博物馆
联想自己这几年的经历与体验,此时被海风一吹,脑子里又冒出一首“朽木再逢春”:
朽木再逢春
朽木荒野又经年,无叶无果鸟也嫌。
朽木逢春能开花,荒野深耕方成田。
“荒野”,既包含上面所说的“荒凉”,更是自己这些年内心不上进的映射。“无叶”指的是这些年朋友渐少渐远。或许,那些曾经的朋友只是一段短暂的友缘,或者彼此间原本就是过客。而根本的原因,自然还是自己的懒乃至“堕落”。“深耕”者,自省自勉也:革命尚未成功,自己还需努力!

与海不离不弃的海鸥
夏天的威海边,自然是旅游胜地,人山人海对大海;而寒冬的威海边,却是灯火阑珊,众鸟皆离唯有海鸥不离不弃。尤其是夜里,夜不深人也静,却是听涛的好时机与好去处。静静的夜里,一个人坐在寒意依旧的海边听涛,正是静心疗心的不二良药。偶有年轻的情侣经过,见我一个人独坐海边,向我投以距离更短、时间更长的明显带有善意的关心目光,好像担心我想不开要跳海似的。我无言地向他们微微招手,以示谢意,同时也是打消他们对我的担心。听着海涛拍岸却似把着自己的脉搏,看着海浪一浪高过一浪,而内心的感觉却渐趋平静,仿佛心中的灰尘正在一点一点地被海浪冲洗干净。在海浪的冲击下,脑中的一首《寒夜听涛》也随之蹦出:
寒夜听涛
寒夜岸边独听涛,海浪远比心浪高。
道子钟馗齐助我,三神捉尽心中妖。

夜晚的海边
三神者,吴道子、钟馗还有我也。静心可以用外物,捉妖还须靠自己。
短短的5天威海之行,静了一下心,更有了一些感悟和成长;也调整了一下方向,给自己加了加油,算是扬帆再起航的一个心理仪式,期待给自己无意义的人生再整出一点意义来。
以上,只是属于我个人的一段心旅,分享给你,与你共勉。
20230211,散记于威海,补记于北京

欢迎关注大家心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