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社会心理工作专家座谈会
(2010-10-14 18:48:27)
标签:
熊汉忠北京市委社工委社会心理专家座谈会心理服务杂谈 |
分类: 中心动态 |
下午,北京市委社工委组织了一个小型的座谈会,除了组织方,参加座谈会的心理专业的业内人士还不到十位。多数都是老朋友。
这是继前不久北京市文明办组织的心理方面的座谈会之后的有一次市级座谈会。很好的信号。说明官方真的开始意识到心理工作的重要性了。当然,希望不是一个简单的座谈会就了结了,而更希望只是一个开始的信号。如果真的能够由社工委牵头,成立一个相应的机构,整合学校系统、卫生系统以及社会的游兵散勇(心理咨询师)这三支心理队伍,那当然是一件绝对的好事!一方面,可以让有资质、有热情的个人和心理机构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心理服务,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心理服务队伍的良性发展。
在会上,我提出将要成立的联合机构的名称最好包含“心理服务”,不宜用“心理咨询”,也不主张用“心理健康”;在加强宣传方面,可以由社工委出面,充分利用报纸、网络、电视等多种途径,推出一个“全民健心节”,进一步让大众了解、接受、并参与到跟心理服务相关的活动中去。此外,我和几位代表一样,认为加强业内外人员的培训以规范心理服务、及时或适度为相关的心理机构补充能量(资金)等,都是必要的。
这是继前不久北京市文明办组织的心理方面的座谈会之后的有一次市级座谈会。很好的信号。说明官方真的开始意识到心理工作的重要性了。当然,希望不是一个简单的座谈会就了结了,而更希望只是一个开始的信号。如果真的能够由社工委牵头,成立一个相应的机构,整合学校系统、卫生系统以及社会的游兵散勇(心理咨询师)这三支心理队伍,那当然是一件绝对的好事!一方面,可以让有资质、有热情的个人和心理机构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心理服务,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心理服务队伍的良性发展。
在会上,我提出将要成立的联合机构的名称最好包含“心理服务”,不宜用“心理咨询”,也不主张用“心理健康”;在加强宣传方面,可以由社工委出面,充分利用报纸、网络、电视等多种途径,推出一个“全民健心节”,进一步让大众了解、接受、并参与到跟心理服务相关的活动中去。此外,我和几位代表一样,认为加强业内外人员的培训以规范心理服务、及时或适度为相关的心理机构补充能量(资金)等,都是必要的。
前一篇:心理咨询师沙龙:画梦
后一篇:北大看芭蕾舞《奥涅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