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视频新闻连接:http://www.chinanews.com.cn/shipin/news/2009-07-29/news8992.html】
网络真是神奇!力量之大实在无法想象!
只有标题——“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的一个几乎没有内容——除了“rt”两个字母外——的贴子,竟然被称为“网络神贴”、“网络奇迹”!因为一天时间就有数百万点击,跟贴的达几十万之众!
有人怀疑是网络恶搞,也有人怀疑是幕后推手在操纵,有人说无聊,有人在感叹,媒体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一热点:随后的报道纷纷展开。
其实,这些都只是表面现象,其背后,还隐藏着一定的心理学意义。就像一面镜子,能够照出镜子里面的众生真相。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投射”了。
那么,贾君鹏现象到底投射出了什么呢?
还是来看引起如此关注的原贴的整个标题句子: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
“贾君鹏”:社会众生的代表,这里以虚拟网络游戏世界的玩家身份出现而已。(似乎还未完全成熟,所以需要妈妈来喊);
“你妈”:这里的妈妈,同样也只是代表,可以是家长、领导、亲人、同事、朋友等等,能够给贾君鹏们关心、爱护、情感的所有人,尤其是力量更强或更权威的一方;
“喊你”:一个“喊”字,是带声音的动词,行动中充满了温情;
“回家”:贾君鹏们真的不愿回家吗?不见得。也许是因为(不成熟而)迷失了(自己或方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就像那些太忙的人。曾经一个朋友写过的一首诗“请放慢你的脚步,等一等你的灵魂”,说的就是这些人。“家”,既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心灵层面的。太多的人,生活在现实的豪华家里,却失去了心灵的家园,因此孤独,因此寂寞,因此空虚,因此无聊,等等等等;即便真的是不愿回家,也不一定就全是贾君鹏们的错,不妨思索“家”的环境?家里的人?也许是因为没有吸引贾君鹏回家的动力。
“吃饭”:回家的直接、基本而现实的目标,同样也可以是心理层面的目标。没有人不需要。
看起来如此简单的一句话,之所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引起如此大的共鸣,不是没有道理。所投射的正是人们需要、甚至渴望来自“家”(人:妈妈)的关爱。也许正因为这份关爱的普遍缺失,才使得贾君鹏们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可是,每一个贾君鹏最终都需要回到现实的“家”中来。而要真正让贾君鹏们回家,只有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比如吃饭),并用行动,用温情的行动(喊),就像妈妈一样,用爱引导他们从虚拟回到现实。
尽管我不赞同指责贾君鹏们,但是,对于贾君鹏们,同样也没必要等待别人(妈妈)来喊,回家的路还得自己走。大家小家,只要是家,就有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需要每个成员(包括贾君鹏)的共同努力一起经营。再小再不成熟,也可以为家付出,而不是单纯的“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