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on my road)
我已经走了很长的路了,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下去……
——题记
2007年9月18日这一天,是我值得一生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一位被权威的精神专科医院的专家门诊诊断的有近五年病程的重度抑郁症患者,经过我不到四次(累计不到4个小时)的咨询,竟然奇迹般地痊愈了!而这位有悟性的、善思的来访者,初见我时并不是因为抑郁,而是除此之外严重的社交恐惧。这些折磨了他近五年的症状像笼罩在他心里的梦魇,经过咨询,都烟消云散了!这对我的职业生涯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这是一个出乎我意料流畅的、一气呵成的、效果又十分明显的咨询,我认为说这是艺术一点都不为过!
最后一次咨询中,他对我说:“我现在已经分清现实和幻想了,分清过去和现实了。”我说:“是的,分清了这些,你就不会再受过去控制了,而是你开始控制你的生活了。”他的脸上浮现难以抑制的喜悦的笑容,说:“是的,我觉得我现在有能力开始我的生活了!”做完意象分析之后,我认为他已经有能力活在当下,并且在现实中创造自己的生活了,于是问他:“你认为我们的咨询还是像现在这样一周一次的继续呢,还是可以告一段落了,等到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再来寻求帮助?”他说:“我现在想先用自己的能力来适应一段时间,等以后有了应付不了的困难了再来找你。”(由于心理咨询的保密要求,详细情况不便透露)。
——多么完美的结局,也没有特别的分离焦虑需要处理!——那个初见我时紧张得全身僵直、汗珠直冒、不敢抬头看人、说话要费很大力气的男生,现在已经恢复了年轻人的活力,变得轻松自如、动静相宜;那曾经因为抑郁而行动迟缓、生活不愿自理的他,现在也已经像常人一样不用催促提醒就能照顾好自己了!
——结束后,他的妈妈万分感谢我,也万分地感慨——“我和他爸爸一度已经绝望了!”
而我,看到这样的咨询结果,内心的喜悦和激动真的难以形容!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面对来访者的肯定,也许理应是保持冷静的(本科时教咨询的诸位老师一再提醒过我们面对来访者的夸奖要谨慎分辨),然而平静的外表下,内心真的有无比的狂喜和激动,那是因为我帮助了一个这么长时间的重度抑郁症状和社交焦虑的人走上了正常生活的轨道;也是因为这么严重的一个case,我做的这么流畅、结果还出人意料的圆满;更是因为自己坚持这么多年的辛苦努力探索学习终于有了回报!
——所以这一天,2007年的9月18日,是我值得一生纪念的日子,它在我的职业生涯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任我用多少语言都难以确切表达内心的激动和喜悦!
就像那位妈妈有着万分的感慨,对于这一天的来临,我同样也有着万分的感慨,因为这决不是一蹴而就,轻而易举的。心理咨询行业有一句这样的话“咨询师带领来访者探索的深度,多不过他对自己的探索(Corey)”。
从上本科踏入心理咨询的大门,到现在已经是第八个年头了。一直认为,我踏入这一行是冥冥中的注定,是一种缘份,仿佛我天生就是为了做这样的事情而来到这个世界的。
三毛曾这样自诩:“一个聪明敏感的孩子,在对生命探索和生活的价值上,往往因为过份执著,拼命探求,而得不到答案,于是,一分不能轻视的哀伤,可能会占去他日后许许多多的年代,甚而永远不能超脱。”而我,也是那个聪明敏感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心底就朦朦胧胧地追问生命的意义,那份得不到答案的哀伤也曾占据了我年少的年月。而我认为自己是比她幸运的,命运让我走上了我本该走的道路;而且,从1999年上大学开始,不论是本科硕士阶段还是后续阶段,我均接受了国内本专业最好的教育,遇到了行内一流的教授和专家同侪。
那一年,考大学。填报志愿时我和爸爸都犯了糊涂,稀里糊涂被母校的social
work专业录取了(母校的这个专业当时在国内算是最早的,而且是最好的),当时对social
work到底为何物一无所知,还后悔怎么上了那样一个的学校,针对当时的情况,妈妈第一个反悔了,后来爸爸也坐不住了,那个夏天的深夜,爸爸冒着暴雨和叔叔赶到省城托人为我换学校,结果到了地点找到那个人之后,却被告知:“通知书已经下来了,不能换了;再说,今年多少人挤破头想到北京还去不了呢!”于是我只能接受。现在想来,这些都是命运的安排。
上了大学,接触了social
work,才明白原来这个当时几乎不为人认识和接受的专业,原来正是我最需要的!这个由心理学和社会学架构起来的专业的助人行业把我领进了心理咨询的大门。在四年的专业熏陶中,我们探讨助人的理念、工作的价值观和伦理,进行各种专业实务,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家庭治疗;与纯粹心理学专业不同的是,这里有着社会的、宏观的、系统的视角,避免了纯粹心理学的狭隘和不太注重文化、价值观反思的缺陷;我在这个时期接触了后现代哲学、存在主义哲学、女性主义哲学以及其他多种不同流派的思想和理论,使得我们形成了独特的看人看问题的视角。而这个专业与心理咨询性质其实是同出一辙的,不仅工作理念相同,而且也非常注重个人成长,就像上文Corey说过的那句话一样,于是我的自我探索也由之前的懵懂变得自觉而主动。
我的大学,引领我进入心理咨询的大门,我被心理咨询和家庭治疗,以及质性研究深深吸引。当时看了很多存在主义心理学思想的书,几乎看完弗罗姆所有的书,毕业时做论文,我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分析了一个包办婚姻的家庭实例,后来被我的硕士导师当作家庭治疗理论的课堂教学例子来用。
本科毕业时,仿佛冥冥中有一个声音在指引我,告知我一定要读心理咨询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于是,义无反顾。经过多半年的准备,应考后,师姐帮我查了分数,打电话兴奋地告诉我:“你考了388分,排在你前面的是一个在职考生,他们公共课比你们简单,其实,你就是第一名!”我高兴得欢呼雀跃,有那么一种多日的辛苦和坚持终于换来了硕果的欣慰!后来入学,我的导师选中了我,开始了我人生中最为珍视和怀念的校园生活;同时对自我探索和咨询实践都有较大的增进(我对BIT有着强烈的认同和归属,在这里我学到了想学的东西、感受到大学的风采和遇到知音的欣喜、确定了我的职业生涯方向,当然还有温馨的同学情意)。
后来毕业了,理想遇到了现实,理所应当地先要破碎。那个寒冷的冬天,看着我坚持多年的理想悄然破碎,心,无比的寒冷,却没有留下一滴眼泪。Chao发短信说“往往说自己瞎折腾的人,往往都是对自己很有信心的,不是么?”这句话,让我温暖了一个冬季。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劝我暂时放弃理想,可仿佛冥冥中依然有个声音在告诉我要坚持,于是,我不忍,也不能。
后来,天空开始变得晴朗,我看到了rainbow,那也是我的rainbow(reborn),再后来,我看到了经过我的咨询,恢复了创造自己生活的能力的男孩子脸上那难以抑制的喜悦的笑容,——而那,也是我内心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的表达!
——咨询师带领来访者探索的深度,多不过他对自己的探索——而这条路,命运让我选择的这条路,绝非是一条容易的路,相反,这是一道充满崎岖、坎坷、艰辛,需要无比勇气的路,也许就像余杰说过的:痛苦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源于对生命的疑问和对灵魂的追索。就是这样一条路,吸引我不断向前,不曾停止过探索,也不在乎流多少眼泪和汗水。也许是因为我的心比常人有着更多的好奇,也可能是因为这条路够有挑战性,以及它给践行者以价值无与伦比的回馈的缘故吧。而那男孩喜悦的笑脸就是对我多年的困顿、挣扎以及永不放弃的努力的肯定,更是一种褒奖,就像yuan对我说的“看来苦没有白吃,泪,也没有白流”。
感谢yuan,在我艰难的自我成长的路上给我的无私、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她却淡淡地说:“我只是觉得,钻石应当被人们所认可。”这句话,虽然平淡却无比有力,从电话那头传到我耳边时,久违的眼泪又弥漫双眼;我还要感谢yin以及同行的前辈及同侪,他们的真诚和无私均让我感动;还要感谢我的生活本身,处处为我提供了成长的契机,使我的生命如同闯关,不断晋级成长。
而最重要的是,我要感谢我自己!
荣格说:“在人的一生中,他应该做的,只是在固有人格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展他的多样性、连贯性和和谐性,小心谨慎的不让它破裂为彼此分散、各行其是、相互****的系统。”这就是荣格所说的自性化的路,每个人各不相同的路。
这样的路“竞选者甚众,中选者无几”,可是也意味着孤独,因为“人格的发展(实现自我)是一种必须付出高昂代价的红利”。那几日回家的路上,与Libo老师探讨荣格、弗罗姆和后现代,我对他说:我从来都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乖孩子,也从未要做一个乖孩子,我就是我。
——是的,我就是我,我只是忠诚于自己的本性,践行着属于自己的这条独特的道路,成为我自己。
——我已经走了很长的路了,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下去,这条路是成为我自己的路,是一条追寻生命意义的路,也是通往幸福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