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学的三个现代“化”

(2007-03-08 13:39:48)
分类: 减压随笔
心理学是令人向往的,好像没有人不需要心理学。然而,一提起心理学,却又让很多人觉得很远、很虚,甚至很玄。这样,一方面人们需要心理学,另一方面,人们又不知道如何利用心理学,甚至不敢接近心理学。这一对矛盾如何解决,是摆在广大心理学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一直以来,自己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因此有了几点想法。
第一,心理学的有形化。
仅仅靠说是不够的。要让大家看得见摸的着,就需要实现心理学的有形化服务。比如,用生物反馈仪直接检测人们的压力状态,通过直观的图形和实在的数据,让受测者直接感受。这样更有说服力。同样,开发一系列的适用性强的心理学产品,自然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心理学。简单地说,就是要让心理学可操作化、具体化。
第二,心理学的正常化。
心理学不是玄学,也不是仅仅针对极少数心理病态的人。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开始,似乎心理学就是心理医生,就是针对有问题人群的玩意儿。加上现在一窝蜂的考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又似乎等同于心理治疗了。更重要的原因,可能也是目前心理咨询师的资质问题:太容易成为心理咨询师了,而许多咨询师自身就有很严重的心理问题,加上心理咨询业的行业规范不健全,使得本来就对心理学不了解或有误解的人更困惑,甚至抵触、反感心理学,从而进一步阻碍了心理学为大众所接受。因此,让心理学正常化,就必须让更多的正常人或健康者了解和接受心理服务。如压力管理。同时,也应该提高心理咨询师的入门条件,让更多健康而优秀的心理人才加入心理咨询师的队伍。
第三,心理学的政府化。
让政府部门,尤其是中央要员认识到心理学的重要性。目前政府提倡构建“和谐”社会,但我个人以为,中央政府如果真的重视“和谐”,就应该从核心抓起,而这个核心就是心理,包括个人心理和社会心理。只有心理和谐了,个人才能真正和谐,个人和谐了,社会的和谐也就有了基本的前提。因此,在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注册成立的章程里,我就提出本中心的宗旨——“从心开始,服务青年”以及使命——“让心灵微笑,助社会和谐”。只有中央政府重视心理学以及心理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作用了,心理学走向大众就不难了,大众从中受益也自然就容易了。
也许,心理学的普及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但最终为大众接受、并让每一个人都能从中受益,这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连接】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www.stresschina.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