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习惯 2
(2011-04-18 09:58:27)
标签:
胡伟立
williamwu
教育
杂谈
|
分类:
教育
|
蒙特卡罗网球赛尘埃落定,纳达儿连续拿到了他第七个冠军,看到了那里的泥地场地,勾起了我当年学网球的回忆。
少年身体赢弱,但喜欢骑马打垒球,骑马太危险,我有个舅公曾因骑马丧身,为免母亲担心而放弃了,打垒球常挫手会影响我练习小提琴,衡量轻重得失后也放弃了。
我有个堂伯父胡宪生最早在上海开展网球运动,创办了上海绿灯网球会,他的儿子-我几个堂哥旭光、仲光、法光、同光、政光都打网球,是该会的中坚力量,二哥仲光就介绍我到我家附近西康路的光明网球会去学打网球。那时的网球场地都是泥地,每天都要清扫、浇水、打理、划线,球会有三个教练:王妙松、邱子龙、和由球童升为教练的阿大(上海话发音为Du),打球时还有两个球童帮着捡球,看这个架势就知道所费不蜚,还不算进口的球拍,球衣和日常消费的网球了,接触网球后就爱上了这个运动,一周总有几天去打,交了一帮球友,开心得一塌糊涂!王、邱二教练还参加了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并拿到名次,我们就更觉得有了光彩,打得更来劲了。大概打了两年多吧,我去了北京求学。大学期间我的跳高和二百公尺低栏都得过全校的冠军,乒乓球和游泳也不错,网球因条件的限制就再也没有碰过了。
六十岁退休到了多伦多,这里的网球场特别多,而且场地特别好,有水泥地、胶地还有人造草地的,就是没有泥地的。打球的消费也便宜得出奇,夏天在室外打球形同免费,连冬天在室内球场的消费一般人都可以负担得起,我又恢复了打网球,先是参加老年人的俱乐部,一年交个十几块加币,拿个拍子就可以加入战局,半个小时交换对手,爱打多久打多久。打着打着因为技术的参差,加上不一会儿又要换人,很不过瘾,就开始和班年轻人一起打了,球技提高的同时运动量也增大了,参加了几次比赛还得了不少奖牌。
2003年突然我的右手不能动弹了,开始怀疑是中凤,吓得不轻,经过一年多的诊断才查出是因为长期运用电脑和体力透支造成颈椎变形压迫神经损伤所致,心定之后询问大夫还能不能运动?得到的回答是除了拳击和摔跤外都可以参加,我除了经常做推拿治疗外又开始了用左手打网球。几年坚持下来,从只能用左手打球,慢慢地变为用双手,逐渐加强右手的握力后终于又可以用右手打球了,比以前还多了会用左手打球的一招,两边都有用正手击球的力量,健康状况和心情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小时后培养成的运动习惯让我受益一生。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