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故地-香港(1986 - 1997) [十三]
(2008-08-15 19:12:47)
标签:
胡伟立williamwu文化 |
分类: 一起走过的日子-我的自传 |
在做“審死官”的同時,“鹿鼎記”的上下兩集(導演:王晶,程小東;主要演員:周星馳,張敏,陳百強,吳孟達,丘淑貞;永盛攝製.)也找上了我。還在大陸的時候我就是個金庸迷,“鹿鼎記”這部書又是我的最愛,韋小寶這個市井小人和康熙皇帝的故事讓億萬人津津樂道。為了表現清庭皇家的背景,我在主題音樂中用了大量的京劇元素營造出很濃的京味,我自幼打下的京劇功底在此得到了充分的施展。
随着这几部电影的成功,很多导演都主动找我为他们的影片配乐。其中徐克就找我为他监制,袁和平导演的[铁马骝]作曲配乐。徐克是我心怡的导演,他对电影艺术的执著和不断的创新精神令我倾倒,香港众多的电影工作者都以与他合作为荣,我也不例外。
記得那天中午在清水灣的TVB,我乘午飯時間拿了主題歌的小樣到隔壁的邵氏影城找上了王晶,上了他那輛大奔馳車裡聽,外面火熱的天氣,對比清涼的車內,在一個封閉的空間,高保真的音響包圍著我們,聽得我倆熱血沸騰,王晶當場拍版收貨,交給黃霑去填詞,也確定了由他主唱,我特高興有這個機會能和黃霑認識並與他合作,大概因為都是屬于性情中人吧。
1992这年六月八日,在九龙弥敦道的“OK录音室“为黄霑录“鹿鼎記”主题歌,甫一见面,他就大笑着对我说:“哈!我还以为新出来的这个胡伟立是一个后生小子,怎么会写出这么有京味的歌来呢?“
一开口就让我喜欢上这个爽朗的人了,短短时间的交谈才知道我还痴长他四岁,更是出乎他意料之外,共同的兴趣爱好和艺术观点的接近,他的真诚令人很快就坦然相对待,让我们更感到真是一见如故相见恨晚。
录音时他一再虚心地征求我对歌词以及演绎的意见,耐心的一遍遍唱。他对自己要求极严,因为没能把韦小宝的那种调皮恢谐,潇洒不羁的个性体现出来而觉得总是录得不够理想,在暂停下来一起研究对策之际,他忽然灵机一动,让后来成为他夫人的Winnie去给他买啤酒,买来之后一口气半打喝下去,喝得微醺,High
high
地毫无束缚旁若无人地引吭高歌,居然刚柔并济,韵味十足,几遍下来大家满意,收货!真是前有成龙醉拳,今有黄霑醉歌。这首我与黄霑初次合作的[开心做出戏]就这样出笼了。
歌曲录完天色已黑,黄霑请一应有关人员去尖沙咀天香楼吃晚饭。我与还有些醉意的他共搭一辆的士,在车上我领教了他著名的粗口。在与的士司机的交谈中,由于有了粗口这个调和剂,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本来的粗言秽语一下子让我感到竟然会如此的生动活泼,这个不扮高深,没有知识分子臭架子,毫无世俗俗套的性情中人又一次地打动了我,我暗自想这可能也是有这么多人都喜欢他的原因之一吧!后来我又发觉黄霑讲粗口极分场合,有些地方他是决不爆粗口的,就是在电视节目上和在有儿童的场合,他清楚一个公众人物要有一颗对社会负责任的责任心。
饭桌上黄霑表露了他对这首歌曲的喜爱,希望我能把版权让给他,我无异意,Winnie当即把合约办妥,即席签毕,办事之爽快利落,工作效率之高,合我脾气。惺惺相惜之际,初次见面就一步到位建立起我们之间的友谊。
[开心做出戏]在1993年获CASH(香港作曲家作词家协会)[本地电影主题歌最广泛演出奖],为我们的合作和友谊赢得一个开门红!
后一篇:胡正详简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