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故地-香港(1986 - 1997) [十二]
(2008-08-04 19:24:59)
标签:
胡偉立williamwu文学/原创文化 |
分类: 一起走过的日子-我的自传 |
92年,曾在TVB跟過杜琪峰的導演陳木勝找我為他的“嘩!英雄”
(劉德華,張曼玉主演)配樂,之前在91年我已和他合作過“帶子洪郎“(主要演員:莫少聰,吳孟達,羅美薇;藝能攝製.主題歌:”如果這生”劉小慧唱小美詞;插曲:”兩心依然走近”劉小慧唱,小美詞),這是我們的第二次合作。一切進行得十分順利,不過在聽一首插曲小樣時,陳導覺得情緒不太符合,不甚滿意,要我再重寫一首,我是特別喜歡這首歌的,為了保留它,再三解釋也沒能說通導演,藝術創作上有意見分歧,這種情況時有發生,我也不介意,就尊重導演的意思另寫了一首”心中愛你口難言”(劉德華,何詠琳唱)交給他,導演很滿意地就收了貨,圓滿地完了工。不久為我歌曲填詞的小美來找我,她向李克勤推荐了那首陳導沒要的歌,克勤聽了小樣及喜歡,就想要來和關淑怡合唱,問我同不同意,有人想唱我的歌我當然樂意,小美拿去填了詞,唱片一出街反應極好,起死回生,當年卡拉
OK 頗為流行的“依然相愛“這首情歌就是這樣出籠的。
在香港,每一點一滴辛勤的的付出都會有相應的回報,在這個公平競爭的社會裡,只要自己能把握住機會,才能是不會長時候被埋沒的。思想沒有了禁錮,做事沒了干撓,前進少了障礙,真是有如魚得水的感覺。通過這段時間的奮鬥,我的收入漸豐,但生活方式並沒有什麼改變,我對物質上的追到只要過得去就行了。每次我都會用我收入的1/3,甚至一半,去添置我的設備,我成了通利琴行和幾家專門店的老主顧,為了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質量,我買了新的蘋果電腦替換了以前的那台ATARI電腦,音樂軟件還用的是
CUBASE
,畢竟已經用順手了,不過換上了個蘋果用的版本,以前的調音台太簡陋,換了台大的功能全些的,減少了噪音外音質更加清澈了。增加了好幾件音源器,取樣器,話筒等等,又添加了以前沒有的效果器和壓縮器,工作室有了規模,做出的東西也更像樣了。當時市面上中樂樂器的取樣音源極少,就是有的素質也不高,除了費時花錢請專人來演奏外沒有更好的辦法,窮極則思變,外面沒有靠自己!我趁著去北京錄音的機會,自掏腰包多租了幾天錄音棚,通過老關係,找到了北京頂尖的中樂專家們來錄製了全套的中樂管弦,彈撥,敲擊樂器的取樣,自己回到家裡再擠出時間編電腦程序,讓我在鍵盤上通過電腦都可以奏出那些大鼓,小釵,小鑼,琵琶,笛子等幾可亂真的中樂樂器的聲音,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白,讓我製作出來的音樂更有民族特色也更具有自己的風格。我放棄了所有的娛樂和休假,利用了一切工作之間的空擋,做好一切我想得到的和做得到的,去準備迎接攀登下一個高峰。
老搭檔杜琪峰又找我為他的“審死官”(台灣
版片名”威龍闖天關”,周星馳、梅艷芳、吳孟達主演)配樂。這真是一部精彩的片子,杜琪峰和周星馳的搭配擦出了前所未有的火花,而周星馳與梅艷芳的喜劇性表演又增添了看點,在看沒有對白的毛片時已經經常引得我捧腹大笑,音樂的形象很快就抓住了,我盡力地擺脫一些俗套,為戲配上了新穎喜劇風格的音樂去烘托氣氛,我請了剛從上海音樂學院出來的大師蕭伯鏞演奏二胡,他那細膩婉娓的音樂表現令我折服,“親情“和“閨閣“把梅艷芳那種纏綿媚惑的神態發揮得淋漓盡致,到至今仍是我最喜歡的音樂之一。音樂混錄時星仔和導演都在現場,那種興奮又生動的創作過程,直到現在都令人懷念。首映的時候笑聲連連不絕常常把妙語連篇的對白都淹了過去,看一遍不過癮,看兩遍和多遍的大有人在,好評如潮,創下了好多年後才被打破的五千多萬港幣的香港票房記錄。這部影片獲第十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十大華語影片獎”,也使我的音樂打入了第二十九屆臺灣金馬獎的”最佳電影音樂”的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