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故地﹣香港 (1986﹣1997)【四】
我這一生雖然說坎坎坷坷,但在關鍵時刻運氣還總算不錯。前面說過:到香港後三個月就進了TVB。
那時的TVB正處於一個非常時期,由於商業上的原因,IFPI
(國際唱片業協會香港會)與 TVB 正打著官司並進行全面封殺,禁止 TVB
用他旗下所有唱片公司的任何唱片及音響資料,所以雖然 TVB
的資料室內有的是唱片,但老梁告訴我,凡貼有紅色標簽的一律不能用,這樣一來能用的唱片只剩幾家不見經傳小公司的出品了,怪不得那陣子不管什麼劇的配樂聽來聽去好聽的總只是那幾段。本來對用唱片來配樂我是有自己的看法的:除了方便、省事、成本低外,在和劇情的配合上和風格的統一上是很難以做到貼切和完美。IFPI
這樣一逼反而令我產生了背水一戰的想法。
經過幾個月來的摸索和市場調查後,我決定摒棄 TVB
現有煩瑣並已過時的 MIDI
設備,傾我這幾個月所有的積蓄,購置了一套完全為我所用的全新傢什:一台八軌錄音機、一台八軌調音台、一台鼓機、一台合成器(這麼多的東西若我還在大陸的話,幹半輩子都不可能買得起),還去九龍鴨寮街舊貨攤上買了音響擴大器和音箱、耳機、電烙鐵、各種接線和插頭和插座,自己動手焊接幾十條連線(這樣可以省下不少錢),再把這麼多的設備不得有差錯的一一仔細連上,天氣悶熱,為了省錢不捨得開冷氣,忙得滿頭大汗,把本來就不大的臥室塞得滿滿當當,當一切就緒後,經過幾次調整,第一次試機成功時,那份興奮和滿足感不是用幾句話可以形容出來的,一切辛苦和勞累都是值得的了。
一投入工作我就廢寢忘食,在壓力下脾氣也不好,妻子教琴回來就默默無聲地接下所有的家務工作,照顧我吃喝,半夜我代著耳機挑燈夜戰時她就用薕子擋著燈光睡覺,除了支持和理解外別無怨言。我將所做電視劇的主題歌、插曲,或者甘脆根據劇情的需要自己作一個音樂主題,按劇情的需要做了多個變奏,先用鼓機把整首曲子的節奏錄在一軌上,再用合成器變換各種不同的音色(如長笛、吉他、弦樂等等),分一個聲部一個聲部地陸續配合節奏對齊,逐一錄在其它軌上,最後用調音台平衡各聲部混合完成,只靠自己一個人的
One man Band
(一人樂隊)為每個劇度身定做的一首首浪漫的、快樂的、緊張的、動作的、哀怨的、悲憤的…各種情緒的音樂就在這樣不眠無休的狀況下做出來了,在這時妻子和我一起分享我的成功和喜悅。
TVB
的報酬本來就不高,我還貼錢貼時間無償地做這麼多事,當時有不少人覺得我這麼做很傻!我這麼做只是為熱愛了一輩子的事業在被禁固多年之後獲得了這麼廣擴的創作空間能去施展自己的抱負,再加上年齡對我的壓迫感,我不可以坐等機會來找我,而必須通過努力去創造機會。何況這樣做等於在一個嶄新的知識領域裡給了自己一個從新學習實踐的機會。
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會在一個環節上被卡住了,一兩個星期都解決不了,等到費盡心血搞明白時,其實是個很簡單的問題,如果邊上有人點一下,幾秒鐘就可以解決,但這樣一來,我就深深的記住它再也不會忘記。我做過好多次不同的試驗,我也經歷過無數次的失敗,在雜亂無章中逐漸捋出頭緒,同時也開擴了我的思路。我又陸續添置了一些新的設備:如加了效果器(Effector)等來完善聲音,加了音樂程序器
(sequencer)
代替八軌錄音機來作數碼的錄音,而把八軌錄音機和音樂程序器同步連鎖,這樣既增加了錄音的音軌,更可以通過剛添加的話筒來錄真人演奏的樂器(如二胡、小提琴琵琶…等等)豐富了音樂層次和情感,把我腦子裡想像的音響不再只限于寫下總譜請人演奏讓人聽到,也可以通過發揮這套設備的潛力變為實在的音響讓大家聽得到並得到欣賞而接受,這是一個艱苦的過程,也是一個享受的過程,我的多年經歷使我太清楚任何的成功都不存在僥幸,都不可能一僦而成,只能靠一步一步紮紮實實的努力和付出而得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