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的法则

(2020-04-19 15:46:32)
标签:

道德经

老子

分类: 读书写字

关于“空”

 

无 名天地之始 有 名万物之母

造物之前是无,造物之后叫有。

 

大成若缺 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 其用不穷

地球是圆满的,世间是充盈的。

 

天地之间 其犹橐龠乎 虚而不屈 动而愈出

天地间是空的,却充满生机。

别折腾,一折腾“气”就没了。

 

三十辐共一毂 当其无 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 当其无 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 当其无 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有”是形,“空”才有用。

 

关于 “静”

 

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

“静”应是万物生存的基本状态,人应知道且回归自己的根本。

 

天下之交 天下之牝 牝常以静胜牡 躁胜寒 静胜热

“静”在根本处,“静”在交汇处,“静”在阴柔处,“静”立于不败之地。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安静下来,一切都会清澈。

包括万物,包括社会,包括人。

 

不欲以静 天下将自定

没有欲望就会安静下来。

 

我好静而民自正

圣人先安静下来。

 

清静为天下正

这才是天下应该有的样子。

人才能在正道上行走。

 

关于“”。

 

人之生也柔弱 其死也坚强 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 其死也枯槁

因为静而通透。因为没用而存在。因为弱而活着。

 

弱之胜强 柔之胜刚

这是现象,也是道理。这是表征,也是原理。

 

例如:

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有水战胜不了的东西吗?

 

抗兵相加 哀者胜矣

人亦如此,对等情况下,示弱的胜利。

 

弱之胜强 柔之胜刚 天下莫不知 莫能行

都知道,却都不愿意当弱者

 

所以:

弱其志 强其骨

圣人就是来干这件事的。

 

柔弱胜刚强

重要的话多说几遍。

 

弱者 道之用

道没别的用处,只教你柔弱。

 

关于 ”。

 

强大处下 柔弱处上

世间的基本关系:人与地。人与人。

大的框架就是这么设计的,人,你自己看着办。

 

高下相倾

他们是互相倾慕对方吗。真有点。

 

善用人者为之下

高人在下并不是因为谦虚。

 

故贵以贱为本 高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穀

君王深谙此理,绝不敢自称高大上。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以其善下之 故能为百谷王

”是有利的位置,成全大者、强者、王者。

 

大国者下流 天下之交,天下之牝 牝常以静胜牡 以静为下 故大国以下小国 则取小国 小国以下大国 则取大国 故或下以取 或下而取 大国不过欲兼畜人 小国不过欲入事人 夫两者各得其所欲 大者宜为下

关键词是各得其所,并无好坏之分”者“”者,位置恰恰与地位相反。

 

强大处下 柔弱处上

是万物平衡和谐自恰的完满景象。

 

关于 “相”

 

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较 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

“相”就是关系,物象辩证法。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已

审美也是如此。品性也是如此。

 

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社会也是如此。人生也是如此。

 

参考书目:周易

参考思想:论语

万物平衡的完美点位是:中庸

 

关于 ”。

 

曲则全 枉则直 洼则盈 敝则新 少则得 多则惑

无论是感到的、看到的、用到的、体会到的,似乎都是“”的。

 

大成若缺 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 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 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

世界亦然。社会亦然。人类亦然。

 

强大处下 柔弱处上

万物的表象与实质往往相反。

 

将欲歙之 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 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 必固兴之 将欲夺之 必固与之 是谓微明

万物的运行也都是反向的。

道就是这么设计的。

 

知其雄 守其雌 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 常德不离 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 守其黑 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 常德不忒 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 守其辱 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 常德乃足 复归于朴

追求雄壮,追求光明,追求荣耀,可是该守在阴柔的地方,守在黑暗的地方,守在卑微的地方……我们是不是一切都搞反了。

 

复归其明 复归其根 复归于无物

所以要复啊,所以要归呀。所以要回呀。

所以要“”呀

 

反者 道之动 弱者 道之用

顿悟:进步是走向灭亡,反动才趋向永恒。

 

老子

天下反动第一人也。

 

关于 生死

 

出生入死

向死而生。

万物都是如此。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尚有可操作的空间。

 

生之徒十有三 死之徒十有三 人之生动之死地 亦十有三 夫何故 以其生生之厚

有走完全程的,有出意外的,有作死的。

作死的大都源自贪恋人生的享乐。

 

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

该生则生,该死则死,但是不要作死。

 

盖闻善摄生者 陆行不遇兕虎 入军不被甲兵 兕无所投其角 虎无所措其爪 兵无所容其刃 夫何故 以其无死地

不要让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是不作死的第一要点。

 

今舍慈且勇 舍俭且广 舍后且先 死矣

勇敢、扩张、争先,就死定了。

 

人之生也柔弱 其死也坚强 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 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柔弱其实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民之轻死以 其求生之厚 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 是贤于贵生

很多人不怕死:享尽人间荣华富贵,死也心甘。

并无大所谓:刍狗卑贱,自然不怕死。

老子并不针对个人:物种繁衍,才是最高准则。

 

所以:

民不畏死 奈何以死惧之 若使民常畏死 而为奇者 吾得执而杀之

怕死不仅是应该的,而且是必须的,甚至是强制的。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怕死其实还是一种美德

 

死而不亡者寿

死了也不离开家乡,就等于还在活着。

 

我有三宝 持而保之 一曰慈 二曰俭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用心良苦,赠与人类活下去之三大法宝。

 

甘其食 美其服 安其居 乐其俗

活着挺好。

愿人类永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老子的世界
后一篇:圣人的样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