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新版《红楼梦》败笔薛宝钗黛玉掉包计广秀随笔 |
分类: 秀眼看书 |
新版《红楼梦》有很多硬伤和败笔,最大的败笔莫过于是将后四十回的续书演绎出来。张爱玲曾将“红楼梦未完””引为人生三大憾事之一;很多专家学者也引经据典,论述后四十回的不足信之处。对于真正的红迷来说,后四十回纯粹是狗尾续貂之作,不值一读。
李少红打着忠于原著的旗号,捡宝似的将与原著水准相去甚远的后四十回原封不动地搬上荧屏,实在是劳民伤财,混淆视听之举,也是对曹雪芹原著的一种歪曲和亵渎!
就拿诠释宝﹑黛﹑钗情感归宿的掉包计来说,新版依照续书中第九十六回《瞒消息凤姐设奇谋
尽管新版的演员卖力,但卖力未必讨好。因为掉包计本来就是荒诞不经,漏洞百出,经不起推敲的。且不说曹公“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笔法,在前八十回中通过很多章节透露出贾母和凤姐“内黛外钗”,支持“木石姻缘”的态度,单就薛宝钗的性格而言,她也不会接受“掉包计”这样的损招,充当逼死黛玉的帮凶。
在曹公笔下,薛宝钗容貌美丽,博学多才,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晓,各地风物,处世方略无一不精;就连医药﹑食理也说得头头是道,堪称是见多识广,才貌双全。
就性格及处世而言,宝钗静慎安详,从容大雅,望之如春,加上随分从时,装愚守拙,八面玲珑,在黛玉喻之为“风霜刀剑严相逼”的大观园里,左右逢源,深得人心。有人说宝钗端庄贤淑,是封建“淑女”的典范;也有人斥责她虚伪圆滑,有着“欲上青云 ”的野心;尽管褒贬不一,但薛宝钗过人的才情及“淡极更艳”的人格魅力是无法否认的。
这样一个冰雪聪明,心机颇深又内心骄傲的女子,在深知宝黛两小无猜,一往情深,昭然若揭的情感历程之后,在费尽心机和黛玉化解隔阂,以姐妹相待,和谐相处之时,怎肯趁着宝玉心智糊涂,黛玉缠绵病塌之际,任由周围人等摆布,冒着黛玉之名嫁过去呢?
最简单的例子:假如一个女孩,明明知道一个男子心中念念不忘的是自己的闺中好友,那位好友也痴想着他,这个女孩即使再喜欢那个男子,也不会顶了自己好友的名字嫁过去,瞒得过一时,瞒不了一世,何况,还关乎到自尊和情感,谁愿意傻兮兮地沦为别人情感的替代品呢?
寻常女孩都无法接受的事情,矜持含蓄,颇有见地的薛宝钗当然更不屑为之。薛宝钗当然可以嫁给宝玉,但根据前八十回的伏笔,嫁的前提或者是黛玉未嫁时因病夭折,或者是碍于王夫人及元春的强大压力,她和宝玉在别无选择的情形下,明明白白地嫁和娶,落得个"举案齐眉,到底是意难平"的结局!!绝非如续书那样如傀儡般任人摆布,鬼鬼祟祟地嫁.
所以,当我看到新版中白冰饰演的薛宝钗明知宝玉神智不清,口念心想的是林妹妹;明知黛玉对宝玉的一腔痴情,还是穿大红嫁衣,着凤冠霞披,仅仅痛洒了几滴眼泪,就急吼吼地上了花轿,顶着黛玉之名嫁入贾府时,我真是惊诧莫名,也一迭声地为宝钗叫屈,这轿中人哪里是艳冠群芳,玲珑剔透的薛宝钗,分明是一个生恐自己嫁不出去又没主见的老姑娘啊!!这一嫁,真真是活活糟践了宝姑娘的一世清誉,我忍不住为薛宝钗受此荼毒而大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