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消极性依赖人格失调拒绝成熟斯科特美国 |
分类: 说男道女 |
快过年了,每年过年我妈都提心吊胆的,因为我爸总找我妈的事。
爷爷不喜欢我爸,喜欢我的姑姑们。姑姑们跟爷爷在我小的时候常常刁难折磨我妈,我爸从不敢不吱一声,可是如果我妈哪做的不好,他就会激烈地表达他的不满,这让我很瞧不起他。如果姑姑们来了,我妈在外工作不请假回来。我爸不高兴,就会命令我妈下次一定得回来。如果我妈不听,他就会给我妈吵架,还会不工作,我妈为了过日子只能忍气吞声。
我妈嫁了我爸这样的人,痛苦了一辈子。一遇到事我爸就担不起,什么事都是我妈扛着。而我爸还看着我妈这不好那不好的。我爸说什么话都轻巧的很。他让我妈别再给人家干活了?可是家里欠债好几万,我妈能不干吗?我爸一遇到事就发愁,还要我妈开导他。说实话我觉得我爸一辈子是瞧不起自己,而不是别人瞧不起他。
记忆中,我爸就是不喜欢我,喜欢我弟。他从来不会鼓励我,总是给我泼冷水。他曾经说过,像你这样的你还打算嫁谁?这使我对婚姻非常失望,也曾抑郁过。现在,因为我婚姻失败,呆在家里,爸爸又把矛头对准了我。我做什么他都看不顺眼,很细节的地方也要按着他的要求办,而我生性闲散粗心,很难达到要求,除非不出声,否则就是吵架,甚至挨打,也会牵扯到我妈。在爸爸眼里我的错都是我妈造成的。前几天,因为一件小事,他打我脑袋缝了几针。所以我一直不理他,他也不理我。目前我们依然处于冷战状态。
秀姐:我觉得我的病包括失败的婚姻都跟我爸有关。我虽然30岁了,可是一直不知道自己要找啥样的人做男朋友,也非常害怕再次失败。那样的话,我爸会觉得我丢了他的脸,更加的对我不好。
爸爸让我和妈妈都生活得既痛苦又压抑,跟他在一起总是战战兢兢。我不知道我的爸爸为啥会这样,我该怎么办呢?
【答复】:
小秋的父亲属于消极性依赖人格失调患者。依赖性人格障碍是一种最常见的人格障碍,其主要成因是,童年早期的依赖需求没有得到足够的满足,从而导致成年期的心理固着在“口欲期”,以至于使一个人的“心理哺乳期”不断延长,有的人甚至处于“终生心理哺乳”状态。依赖性的人常常被别人称之为“长不大”、“幼稚”等。因过分依赖而引起的心理失调,心理学家称为“消极性依赖人格失调”。
关于消极性人格依赖,美国杰出的心理医生M•斯科特•派克在他所著的《少有人走的路》中指出:“患有这种疾病的人,只是苦思如何获得他人的爱,甚至没有精力去爱别人,如同饥肠辘辘者只想着向别人讨要食物,却不能拿出食物帮助别人。”;
“患有人格失调的父母,为孩子树立的是反面的榜样。他们的病情,也会影响到婚姻、交友和事业。他们不肯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导致人生问题重重。前面说过,面对问题要挺身而出,不然它们会永远存在,人格失调症患者完全背离这种做法,不由自主地把责任推给配偶、孩子、朋友、父母、上司,或者推给其他抽象事物———带来“坏的影响”的组织机构,比如学校、政府、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社会制度、时代潮流等等,但问题却始终存在。他们推卸责任时,可能感觉舒服和痛快,但心智却无法成熟,常常成为集体、社会的负担。”
小秋的父亲事业上了无建树,经济及情感上都依赖妻子却又挑剔妻子;对小秋缺乏关爱,当小秋的婚姻出现问题时,又频频指责和打骂她。这些都是人格失调症患者比较典型的特征。
而且,小秋父亲的人格失调症状影响到小秋的性格形成及对婚姻的态度,所以,小秋身上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人格失调症。比如:无法很好地爱自己;不能从容地经营婚姻;30岁了感情及事业都比较混乱;自己都弄不清楚自己适合干什么,找寻什么样的人生伴侣;将自己婚姻的失败归咎于父亲,跟父亲冷战,对人生有很深的无助和沮丧感,还有多次发邮件征询我对她情感生活的看法等等。
因为小秋已进入而立之年,再指责和抱怨父亲已无任何意义,关键是提醒自己不要重蹈父亲的覆辙。所以,她目前的人生的重点应该是努力修复自己,好好规划自己的人生。做一个成熟的,善于对自己人生负责的人。具体建议如下:
一﹑爱自己,培植自尊和自信
可以多找出自己的优点,把优点罗列出来,给自己积极的暗示,让自己逐渐变得自信。比如:我很健康,我还年轻,我可以靠自己让自己生活得很幸福等等。
把父亲指责自己的话罗列出来,试着为自己辩解或者反话正听,让自己释怀,内心觉得舒服等等。在恰当的时机,要求朋友和家人多鼓励自己,在外部的肯定中,提升自信值。
此外,努力培养一些特殊嗜好,如静下心来读格调高雅的好书;欣赏旋律动人的音乐;参加一些有意的体育运动等等。这是自我滋养的有效手段。可以让心智会变得灵动活泼,自然而然地焕发生命活力
二﹑纠正依赖性习惯
清查一下自己的行为中哪些是习惯性地依赖别人去做而推卸责任的。可以每天作记录,记满一个星期,然后将这些事件按自主意识强、中等、较差分为三等,每周一小结。对自主意识强又效果好的事件,以后遇到同类情况应坚持自己做。例如:自己选择一款衣物,觉得很适合自己,以后就坚持按照自己的想法打扮自己,不再征询别人的意见;
对自主意识中等的事件,应提出改进的方法,并在以后的行动中逐步实施。例如,看了我的答复,对我的观点并不赞同,便坦率地把自己不赞同的理由说出来。依此类推,逐步转为完全自作决定。
对自主意识较差的事件,可以采取诡控制技术逐步强化、提高自主意识。诡控制法是指在别人要求的行为之下增加自我创造的色彩。例如,在跟父亲起冲突时,主动退让,同时暗示自己,自己退让不是怕父亲,而是心智成熟的表现等。类似的事情逐渐增多以后,会觉得考虑父亲的感受,主动关心父亲其实也挺快乐。在此基础上,主动投其所好,做一些让父亲感到欣慰的事情,缓解和父亲的关系。
三﹑寻求人生的支点
静下心来想想自己喜欢什么,适合做什么。从打工做起,享受工作的充实感,寻求人生的支点。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有规律并且充实。即使是待遇差,很不起眼的工作,也努力投入热情和感情,让自己做得有趣且有成效。
也可以每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一件有挑战性的事情,例如:独自一人到附近的风景点做短途旅行;邀请两三个朋友小聚;一周规定一天“自主日”,这一日不论什么事情,决不依赖他人;在父亲对母亲无理指责时,理直气壮地护卫母亲等;通过此类事情,增加勇气,改变事事依赖他人的弱点。
美国黑人作家埃尔德里奇·克里佛说:“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
M•斯科特•派克则提醒大家:“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成熟。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规避问题、逃避痛苦。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时处理,你就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承受更大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