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活着不容易,死更难....

(2007-09-15 08:36:21)
标签:

我记录

感动

瞬间

生命

死亡

觉察

分类: 心语低诉

活着不容易,死更难....

                        

                         

    小的时候,一心盼望自己快点长大,总觉得长大后才可以随心所欲,自由自在的生活。

 

    真的长大了,面对生活的种种压力与纷争,又情不自禁地寄望于未来,想当然地认为,现在所有的艰辛和付出,都会因为未来的幸福而无憾。

 

    现在才突然发现,人生的真相是很残酷的,原来,我们不是一步步地在走向幸福和未来,而是走向衰老和死亡。  

 

    我们正在分分秒秒经历着的现在,我们正一点点丧失的激情和健康才是未来最深的眷恋与怀想。

 

                      

 

    朋友的母亲得了癌症,是晚期,我和老公去探视。

 

    朋友是普通的公务员,但还是坚持在一年前把母亲送到了全省医疗条件最好的医院接受治疗。 

 

   我对于癌症病人的认识,更多的是来自文学和影视作品。

 

   在我的想象中,肿瘤病房应该是这样的:房间干净雅致,用鲜花点缀得灿烂温馨,病人和陪护的亲人住在一起。医生护士笑容满面,能够用高超的医术解除病人生理上的痛,也能用天使般的关怀和微笑,抚慰病人的内心…… 

 

   可是,眼前的事实是:肿瘤内科狭小的走廊里都躺着很多病人,有的在吸氧,有的在打点滴,他们的亲人挤在床边或者席地而坐,憔悴而又焦灼地看着自己被病痛折磨的亲人。

 

   朋友说,病房的床位一直紧张,他母亲也曾在走廊里躺了三天,才得到一张床。

 

    跟着朋友来到病房,很小的一间房里,有四张病床,除了躺在床上的病人,还有在床边陪护的亲人,充斥着八九个人的病房显得拥挤又逼仄。

 

    朋友的母亲,那位曾经圆润丰满的老太太已经被病魔折磨得枯瘦如柴,正在昏睡着打点滴。朋友难过地说:“病危通知已经下达,也就这几天了。”

 

    我们在床边站着,不知该说什么和做什么,这时,一个护士吆喝着过来了,很粗暴地让我们让开,又大声指责一位病患家属,说她不该在老人一喊痛的时候,就给他吃止痛片,吃死了谁负责??又对阳台上一位用酒精炉煮稀饭的陪护大声指责了一通,说如果再发现,就把他的炉子扔出去。

 

    她尖利而又刺耳的声音响了半天,看大家都默不作声,这才趾高气扬地离开。

 

    朋友苦笑着对我说:“习惯了,她一直这副德行,整天一肚子邪火,往我们身上撒。”

 

    一个星期后,出席了朋友母亲的葬礼。

 

    事后,朋友坦言,母亲的这场病,耗尽了他所有的积蓄,还让他负债累累。但,比起那些一瘫就是十几年,精神暴躁,将子女折磨得疲惫不堪的老人来说,母亲还算仁慈,走得快,没遭太多的罪。

 

    然后,他又说:“假如将来,我得了这样的病,一定拒绝治疗。我会备足止痛药物,去自己喜欢的地方,尽情享受自己想要的美食,阳光和空气,在发现身体情形不对的时候,立刻自行了断,我不能在承受了化疗的痛苦,花费了巨额的药费和医护人员的冷眼后,再离开。这样的死法太没有尊严,也让子女受累..” 

 

                          

 

     人都自我感觉良好,总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是无所不能的。

 

     事实上,生命很脆弱,人类也很渺小,不但生不由己,死更不由己。从我们啼哭着来到人世间,死神就在不远处,面目狰狞地等着我们。我们不知道会以何种方式奔向它,但它确实是我们逃不掉的归宿。

 

    人的生存就是一个向着死亡的存在。

 

    过去,看到车祸和空难,总为那些无辜丧生的人感到难过,现在想想,其实,死亡在猝不及防时到来,生命在瞬间就结束,也不失为一种很痛快的了断。假如亲人注定要承受失去的悲哀,这种意料之外的悲哀比起他在病床上躺十年,躺到子女的亲情和耐性完全失去,躺到自己都觉得自己是累赘,一心求死要好得多;

 

    最羡慕这样一些老人,他们知足,安乐,从容地走过了一生,在80多岁的时候,依然耳聪目明,身康体健,在儿孙团聚,很幸福地环绕着他的时候,他面带微笑,心满意足地躺在床上无疾而终。

 

     这样的死法应该是蒙上天垂怜,需要几辈子的修炼才能得到的吧……

 

     女作家毕淑敏说:“面对死亡的觉察,是增添生命策略和创造力的源泉,死亡将导致我们的毁灭,但对死亡的觉察,又能拯救我们。追寻生命意义的价值感与目的,是人类一个最显著的特征,能够存在在孤独的,并且必须面对死亡的世界上,才是我们最真实的挑战。”

 

    所以,在这个阳光灿烂的早晨,在活泼的儿子和健壮的老公边吃早餐边盘算着怎么过一个美好的周末的间隙里,我微笑着思考死亡,写下这篇关于死亡的文字。

   

本文文字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擅自转发与引用.

 

 活着不容易,死更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