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车.....俺姓车

(2007-01-01 16:09:56)
分类: 心语低诉
车.....俺姓车


车在中国是个罕有有的姓氏。

很多第一次听到我名字的人,都会对这个姓表示强烈的好奇。有些语文老师还和我较真,说:“姓的时候应该念ju.”我翻现代汉语词典没发现有此一说,再加上懂事起,多数人都叫che ,所以,我也一直介绍自己姓车。

大学同学为表示亲切起见,有叫我“车”的,也有叫“车车”的,工作以后多数人叫我车老师,也有个别年长一些循例叫小车,常常会引起一些误会。比如,第一次见面的人,我明明站在他面前,介绍人说:“这是小车。”那人会一脸茫然,说,“小车,小车停在哪儿?”

有时老公独自外出应酬,有朋友问:”小车呢?小车在哪儿?”
另外比较陌生的人就会对着我老公惊叹,说:“厉害,都是有车一族了。“
让老公啼笑皆非,忙不迭地解释。

我觉得姓本来是受之于父母,由不得我,作为罕有姓氏,我的名字有两大好处,第一,容易被人记住,第二,很难找到同名同姓者,避免雷同带来的一些尴尬和麻烦。比如,我在新浪,搜狐,百度都几大网站搜索过我的名字,目前,国内还没有找到跟我完全同名同姓的,只有韩国有一个演员,叫车广秀,好在,在国内的知名度还不是很高。

麻烦之处在于,总被人问起,“你怎么会姓车”“你为什么会姓车?”我姓车是因为我父亲姓车。但再往上推,车姓来源于什么,我就不知道了。

前几天,一个叫车轮的博友来我这里留言,说建了一个车氏家族博客圈,如果我真姓车,希望能加入。

我兴冲冲赶过去,办了入圈手续,也从圈主车轮(http://blog.sina.com.cn/m/chelun)的博客首页,看到这样一段关于车氏来源的资料,摘录下来:

[车氏属地]
  鲁郡,今山东省滋县西北二十五里。《百家姓》注居京兆郡,今陕西长安东。   

[车氏来历]
据《元和姓纂》记载,车姓源自于田氏。汉武帝用了一大批方士求仙访道,想寻求长生不老的秘诀,有些人就利用武帝的迷信心理妖言惑众,从中谋利。武帝晚年时,就有人陷害太子刘据,说他用巫蛊咒武帝,武帝信以为真,竟逼得刘据自杀。后来高寢郎田千秋出面为太子辨明冤屈,才使武帝醒悟过来,后悔莫及。武帝因此封田千秋为大鸿胪,并疏远了那些方士,后任田千秋为丞相。汉昭帝即位后,顾念田千秋年高德劭,特意下令允许他坐小车出入宫廷,号称“车丞相”。他的后世子孙后来就改姓车,称车氏。  这支车氏是汉人后代。但据《魏书·官氏志》中,记载着少数民族车焜氏和车非氏也有改姓为车的。

[车氏名望]
  车氏人才辈出,如“囊萤照读”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车姓子孙,叫车胤。车胤是晋代吏部尚书,自幼恭勤博学,因为家贫不能得油,夏天就只能囊萤照读,以夜继日。除车胤外,三国时吴会稽太守车浚,唐代画家车政道,宋代学者车若水,明代理学家车瑾,清代诗人车鼎晋、古文家车无咎等,都是车氏中的杰出代表。

说来惭愧,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关心过自己的姓氏,这些资料,让我第一次对车氏的来龙去脉有所了解。

车氏家族博客圈刚成立不久,目前有成员十二名,共同点:全姓车,全是车氏的后代。这个圈给我一种特别的亲切感,让我有一种欣喜的找到根的感觉。

尽管跟圈中成员大多来往还不是很多,但特别希望它能蓬勃发展。

烦请大家通告你所认识的车姓朋友加入该圈,让我们的队伍更加壮大,谢谢
!附:圈子链接地址:http://q.blog.sina.com.cn/cheshi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