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红颜,人们就会联想到薄命.
红颜薄命,通俗的解释就是:美丽的女子命薄,或早夭或嫁的丈夫不如意.人们习惯于用此句来叹息美女的命运不佳.翻开古诗典籍,浸透着红颜血泪的史实和案例,举不胜举.以至于人们形成了思维定势,觉得美女不可能幸福,只有容貌平平的女子才可以生活得更惬意.
我觉得这个观点是片面的,
生活中,美貌女子是少数,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女因其在容貌上得天独厚的优势,往往比他人有多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梢加把握,就可以比容貌平平的女子生活得更幸运.
但是,红颜薄命也并非空穴来风,
到底什么样的红颜易薄命呢?对从古至今一些公认薄命女进行推敲,我觉得这些薄命红颜,其命运和情感多与英雄和历史联系在一起,她们与男人之间的情感纠葛,已经超出痴男怨女的范畴,既影响当时的政局,也影响着历史的进程。她们则身不由己地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成为权利角逐的牺牲品。
就拿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四大美人来说,个个都有闭月羞花之容,沉鱼落雁之貌,天生丽质,款款风情,回眸一笑,倾国倾城。而与她们发生情感关联的男性,也无一等闲之辈。
西施浣纱
西施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彻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连鱼儿看见她的倒影,都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她先被范蠡看好,在越国和范蠡产生了恋情,后又背负着越王勾践交给她的“复国”使命来到吴王宫中,吴王夫差对其十分宠爱,真情无假,恩爱备至。她却不辱使命,入吴十载,夕无虚度,含辛茹苦,曲意逢迎,在吴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离间夫差与伍子胥的关系,最终逼死伍子胥,削弱吴军事力量,使得吴国朝廷大乱。吴国国破之日,她回到越国。其结局有两种传说,一是随范蠡泛舟五湖,同恋人出走他乡异水。二是不甘心受越王勾践的侮辱,以“不能伴寝”的“抗君之罪”被判处死刑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的命运影响着吴越两国的国运,她的情感,纠缠在两王与一大夫之间,她只是美人计中的一枚棋子,为了祖国,她不得不割舍自己内心的情和爱,我想,这才是千百年来人们为她不断嗟叹的主要原因。
貂蝉拜月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为替主人王允分忧,慨然担任了王允设下的连环计的主角。从此周旋于董卓和吕布这两个盖世英雄之间,送吕布于秋波,报董卓于妩媚,把二人撩拨得神魂颠倒。最终使得董、吕二人争风吃醋,发生火并,董卓被杀。这就是所谓的王允巧使连环计,一女二聘杀国贼。貂蝉因为性情刚烈,智计百出,成为汉末三国纷争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从而变得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贵妃羞花
杨贵妃:美艳无比,风情万种,而且能歌善舞,智慧过人。最初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寿王的王妃,后得唐玄宗宠幸,封为贵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势倾天下。贵妃每次乘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亲至执鞭。杨贵妃喜爱岭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计急运新鲜荔枝到长安。后安史之乱,唐玄宗逃离长安,途至马嵬坡,六军不肯前行,说是因为杨国忠(贵妃之堂兄)通于胡人,而致有安禄山之反,玄宗为息军心,乃杀杨国忠。六军又不肯前行,谓杨国忠为贵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难免,贵妃亦被缢死于路祠。安史之乱与杨贵妃无关,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后来,白居易写了《长恨歌》,记叙这段历史,使无数人为其嘘唏不已。
昭君出塞
王昭君:灿烂如同缤纷绽放的桃花,美若出水芙蓉,有“落雁”之美名。但选入汉宫之后,因为拒不贿赂画工毛延寿,被毛故意将其花容月貌绘成泥塑木雕的平庸女人。从而无缘得见令她朝思暮想的君王。眼看就要无望地老死宫中,传来皇帝要选宫女嫁给呼韩邪单于的消息。她那颗向往和追逐爱情的心被重新点燃,不嫁王侯嫁君王,于是主动报名,自愿出塞,嫁给韩邪单于,为汉政权的稳固作出了贡献。王昭君只所以被人传颂,这与她不安于老死宫中的凄凉命运,大胆地追逐爱情和自由分不开。
综上所述,四大美女全与政治有关。不但四美如此,任何一个朝代的美丽女人,倘若没有强烈的政治陪衬,便不会流传后世。如夏代末代帝王桀的妻子妹喜,商殷的纣王妻子妲己,周幽王之妻褒姒,之所以被列为亡国祸水,是因为她们的夫君皆君王。
所以,并非每个美女都可以被当作薄命红颜被人广为称道,要当得起红颜薄命四个字,至少要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 有惊世的美貌;
第二 与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发生情感纠葛;
第三
以悲剧结尾,这种悲剧还会影响政局。
说明:此文已被<南方>杂志刊发,请尊重杂志版权,勿擅自转发与引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