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恐怖啊,48个学生居然一个妈

(2006-05-31 12:12:33)
分类: 写给学生
    我是一名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经常到各大中专院校,对一些毕业生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
   那一次,我们几位测试员到一所中等师范学校,测试对象是该校几个毕业班的学生。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最后一项是说话,满分40分。
考生能否通过此项测试,这道题目是至关重要的。
   在海南省,普通话水平的测试要求是:考生提前十分钟抽取试题,在抽到的试题上有两个给定的说话题目,可以从中选择一个,然后在考场外准备十分钟,开始进入考场答题。
   在测试的第一天,试卷上的说话题目分别是“我的妈妈”和“谈谈邻里关系”,考生基本上都选择“我的妈妈”。
   第一个考生是个女孩,整体的语音面貌比较好,说话也很流畅,在说话时,她很动情地告诉我们,她的妈妈是位普通的小学老师,工作很认真也很辛苦,妈妈不仅是位好老师,还是一位慈母,经常给她煮可口的饭菜,她最喜欢吃的就是母亲做的西红柿炒鸡蛋,然后绘声绘色地描绘了一番她妈妈煮饭做菜的情形。她的答题结束后,我们三位测试员都很满意地点点头。
   接下来,其他的考生开始一个接一个地进行测试,测过几个之后,我们三位测试员忍不住面貌面面相觑,因为这几个考生说出的“我的妈妈”的内容基本上跟第一个女孩一模一样。都是小学老师,都是爱吃西红柿炒蛋。
   后来,当又一位考生结束他的“西红柿炒鸡蛋”的演说后,我忍不住问他,你们的说话题目是怎么准备的,怎么内容都一样呢?
   他说,全班同学把经常考的几个题目如“我的妈妈”“我最尊敬的人”等抽出来,让班上文笔最好的一位女生写成稿件,然后全班每人复印一份,把它背得滚瓜烂熟的,以此来应付考试。
   原来如此。
   那天上午,我听了十几个不同的学生诉说的一模一样的“我的妈妈”,听得头大如斗,哭笑不得。
   上午的考试结束后,其它两个考场的测试员也连喊受不了。怎么所有的考生都是一个妈呢?
  我们三个考场测试的恰好都是同一个班的学生,他们背的都是同一篇稿件,所以,在考场上,就出现了不同性别,不同姓氏的48个学生一个妈的情形
   这件事让我震动无比,假如说话的题目难度很大,自己难以发挥,背背稿件情由可原,可是,题目只是简单的“我的妈妈”
   妈妈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亲近又熟悉的人物,围绕妈妈说三分钟的话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有必要这样千篇一律,人云亦云吗?
  这些师范生毕业后是要到小学去传道授业的,他们的创造力如此匮乏,连自己的妈妈都说不好,都要闭着眼睛照抄照搬说瞎话,以后怎能教好小学生呢?毕业后不是误人子弟吗?
  还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形发生?
  是谁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才能,让他们懒于思索到如此令人目瞪口呆的程度呢?
  那次的测试早已成为过去,想来那个班的毕业生也早已经都站在讲台为人师表了,可我心头的困惑却越来越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